近期,有不法机构借“稳定币”热点概念,通过发行或炒作所谓“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稳定币投资项目”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诱导社会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涉嫌开展非法金融活动。
事实上,此类活动具有显著的非法集资风险特征,其运作模式往往依赖于吸收新投资者的资金来维持运转或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收益,一旦资金链断裂或项目方跑路,投资者将面临本金无法收回的巨大风险。
对此,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提醒社会公众避免上当受骗。
非法营销炒作“吸金”
当前,稳定币热度攀升。有不法机构借势开启新一轮非法营销炒作“吸金”,利用社会公众对稳定币了解不足的特点,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为噱头,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危害社会公众财产安全。
例如,有不法分子诱导用户下载仿冒京东名义的“京东社区”App,进而实施诈骗活动。第一步,诈骗分子以“免费注册实名认证即送5000枚稳定币、10000股原始股”等虚假福利吸引用户注册,强制用户实名,从而获取个人信息;第二步,通过每日抽奖等小额返利制造“获利假象”;第三步,利用“拉人头可提现”方式蒙骗用户向亲朋好友推荐此App,让更多人掉入陷阱。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表示,“稳定币”等新型概念金融骗局往往具有显著的非法集资风险特征。这类机构或个人未经金融管理部门依法批准或备案,不具备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销售理财产品或发行证券的合法资质。利用“稳定币”“Web3.0”等新兴、复杂概念进行包装和炒作,故意制造信息不对称,迷惑投资者。
同时,此类活动普遍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如“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保本付息”等,利用公众追求高收益的心理,极易演变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损害社会诚信基础。
监管部门提示风险
通俗意义上讲,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货币,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流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稳定币“稳”在价值、技术以及监管等方面。区块链上实现的交易不可篡改,且实时结算,所以稳定币具有可追溯、可查询,不可修改的稳定特征。
“稳定币的核心功能是支付结算工具,其本身并没有增值的功能,持有稳定币也无利息等收益。投资者需了解这些基本特性,那些打着稳定币的旗号推出的各种理财投资产品均属虚假宣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已关注到打着“稳定币投资”等旗号的新型金融骗局。7月以来,浙江、河南、深圳、重庆、天津等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自觉抵制、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守好钱袋子”。
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表示,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不得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请广大社会公众自觉抵制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承诺,树立理性投资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若发现相关机构以投资稳定币等名义从事非法集资行为,请及时向属地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