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谭砚文实习生王明雁广州报道
7月29日,由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协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下称“市执委会”)数字技术部打造的“全运广州”小程序正式上线。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融合了AI、数字人、AR导航等前沿技术的“服务大脑”将为市民、游客和参赛者提供覆盖“吃住行游赛”的一站式智慧服务,让全运体验触手可及。
十五运广州市执委会数字技术部创新应用处处长袁国栋向南方财经记者介绍,AI技术的应用是“全运广州”小程序的一大亮点,例如“全运明信片”运用AI图像生成技术,将用户个人形象与全运元素融合,“AI助手”则基于大模型为用户提供智能服务。随着十五运赛事的临近,小程序还将进一步优化。

一站式解决用户“吃住行游”
“全运广州”小程序的核心是解决用户围绕赛事与城市的核心需求。
十五运广州市执委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彭高峰表示:“‘全运广州’小程序是广州实现‘智慧全运’的阶段性实践,也是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智慧赛事服务的创新之举。我们以小程序为支点,撬动‘数字赋能十五运’的整体跃升,将岭南特色文化与全运基因植入功能场景,为数字服务注入人文温度,努力实现‘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期待它成为市民热心参与全运会的桥梁,成为用户观赛、城市生活的数字好帮手。”
在赛事服务方面,小程序打造一站式赛事信息服务平台,设置“全运记忆”“场馆知多啲”“全运赛程”“新闻天天看”“场馆导航”等服务模块。赛事信息服务平台汇聚了人、物、赛、场、服务等5大领域实时运行数据,观赛人员只需关注小程序,即可即时掌握赛区赛事动态、场馆导航、观赛指引等信息,实现安心观赛、便捷出行。
城市服务则聚焦“吃住行游”。用户可通过“便民地图”一键查找停车场、充电桩、公厕等设施;“出行服务”聚合了公交、地铁、出租车乃至无人驾驶的扫码预约功能;“玩转广州”模块则借助AI行程规划助手,智能生成融合赛事与文旅的个性化路线。小程序还特别上线“我是志愿者”通道,方便志愿者管理与服务。
此外,“无障碍服务”模块打通了无障碍用车预约、场馆无障碍设施地图等关键信息,并创新推出“公共手语翻译”功能。用户可一键呼叫专业手语志愿者,获得远程在线翻译支持,有效消除听障群体的沟通障碍。赛后,这套系统可迁移至政务大厅等场景持续服务。
音书科技为全运广州小程序的无障碍服务板块提供了远程手语翻译志愿服务。企业创始人兼CEO石城川向南方财经记者介绍,听障朋友们点击“呼叫手语翻译”,就会跳转到音书手语翻译小程序,系统就会匹配在线志愿者接入。志愿者会把听障朋友的手语翻译成语音给工作人员,同时把工作人员说的话翻译成手语给听障朋友,这项双向翻译服务完全免费,目前已有170多位全国各地的手语翻译员注册成为志愿者。
解锁数字全运新玩法
在服务之外,“全运广州”小程序还同步上线了各类趣味玩法。
点击小程序上的“玩转广州”模块,广州“必游、必吃、必住”一目了然,其中的“行程推荐”功能接入AI行程规划助手,智能生成个性化“赛事+文旅”融合路线。“广州礼物”则将全运文化与岭南记忆深度融合,全运吉祥物系列、大湾花系列徽章、英歌舞手办礼盒……众多非遗作品变装成时尚物件,“小手办”助力“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
据了解,“低碳森林”是为市民和游客设计的一款绿色互动小游戏,用户通过微信运动步数、绿色全运知识问答、垃圾分类趣味挑战等互动任务,收集“绿光粒子”,培育本土特色虚拟植物生长,活动生成积分可兑换全运商城优惠券,传播低碳生活理念,向全社会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
“全运明信片”则让广府打卡从景点延伸至指尖,深度融合AI合成等前沿技术,将用户个人形象与全运会场馆、城市地标、岭南文化、湾区风情等元素融合,智能生成个性化主题明信片,打造“人人可参与、时时能传播”的文化共创空间,助力全运文化多维传递,为公众提供趣味化、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活动现场布设了“全运明信片”“全运数竞馆”“广州礼物”“数字人志愿者”四个沉浸式体验展区,生动演绎“全运广州”小程序的数字内核,AI智能生成全运明信片、数竞馆穿梭全运数字空间,实物展陈“广州礼物”城市文创、数字人志愿者实时互动答疑。
随着十五运会脚步渐近,“全运广州”小程序将以数字化串联赛事与城市、历史与现代、运动与文化,展示全运广州的“硬核数字动能”,让城市的每位参与者充分体验智能、绿色、便捷的全运生活,向全社会展示数字广州的精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