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庄灵辉卢志坤北京报道
暑运需求持续释放叠加台风影响消退,民航客运量持续上涨。
日前,多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全国机场累计客运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同比均有所增长,境内航线累计客座率增至84%以上,同比微增。不过,截至7月27日,境内航线平均票价同比仍有所下降。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中国民航局近期多次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结合今年暑运期间供需情况,业内对今年暑运民航效益提升预期有所增加。
“预计2025年暑运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今年暑运,我们对全民航增速预期不高,但对效益提升抱有一定期望。”飞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数据分析机构CADAS分析师李卓峻认为,今年暑运实际运力增速将略低于需求增速,供需关系同比有望得到改善,预计国内航线平均票价将同比上升。
运量持续上扬
在台风影响消退及需求持续释放下,今年暑运民航客运量持续增长。
根据飞常准提供的数据,今年7月21日—27日,全国民航周执行客运航班11.5万班次,日均1.64万班,环比增长2%,同比2024年增长5%,同比2019年增长15%;周运输旅客量1653.0万人,日均236.1万人,环比增长3%,同比2024年增长5%,同比2019年增长22%;客座率84.6%,环比基本持平。
另据CADAS交通大数据,今年7月21日至27日,全国机场完成客运起降22.4万架次,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4.8%;完成旅客吞吐量3275.8万人次,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4.0%;平均执行率92.8%,平均客座率84.6%。
此外,截至今年7月27日,全国机场累计客运起降597.0万架次,同比增长2.5%;累计旅客吞吐量86209.4万人次,同比增长4.8%。
7月21日—27日,浦东、广州、首都机场客流量位居全国前三。台风“韦帕”影响逐渐消退,珠海机场客流量环比增长16%,深圳机场客流量环比增长15%,均显著回升,其余千万级机场客流量环比普遍小幅增长。
相比去年同期,千万级机场中,温州、福州、厦门机场客流同比增速位居前三,同比增幅分别为32%、30%、10%。
今年民航暑运时间为7月1日—8月31日。对于今年暑运市场,业内认为供应增速或将低于需求增速,供需关系同比有望得到改善。
“销售数据显示,2025年暑运期间,每周将有162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上投放12.41万个航班,较2024年暑运平均每周航班量增长约7.3%。”李卓峻表示,考虑到天气和收益导致航班取消、实际运力现状,以及国际占比提升导致架次增速低于飞行小时增速,预计2025年暑运全民航客运航班起降195.97万架次,同比增长2.3%。其中,国内客运航班起降181.27万架次,同比增长1.6%,国际地区客运航班起降14.70万架次,同比增长11.5%。
“按照与全年增速同样的预测逻辑,参考2025年春运、‘五一’以及淡季的增速与结构变化,预计2025年暑运全民航旅客吞吐量2.97亿人次,同比增长4.9%,生产量增速总体可能低于上半年累计增幅。”李卓峻预计,2025年暑运国内旅客吞吐量2.72亿人次,同比增长4.2%;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2543.2万人次,同比增长12.0%。
效益提升预期上涨
民航客运量持续增长同时,国内航线平均票价同比仍有所下降。
根据飞常准提供的数据,今年7月21日—27日,国内航线平均票价(含税)为956.5元,环比下降3%,同比2024年下降11%;国内航线平均座公里收益为0.540元,环比下降2%,同比2024年下降12%。
另据CADAS交通大数据,今年7月1日至27日,境内航线平均票价为964元,同比下降8.1%;境内航线座收0.541元,同比下降8.1%。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召开电视电话会,专题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不久前,2025年全国民航年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对于下半年民航工作,中国民航局相关负责人提出,要加快构建民航领域统一大市场,综合整治行业“内卷式”竞争。
中国民航局近期多次部署整治行业“内卷式”竞争工作,叠加行业供需情况,业内对今年暑运期间民航效益提升预期有所增加。
“2025年暑运期间,国内航线在售平均票价为1079元,同比2024年暑运上浮3.5%。”李卓峻表示,2025年暑运国内航线票价总体跌多涨少,但预计总体均价将小幅高于同期终值。
“当前在售数据显示,2025年暑运在售航班比2024年暑运高7.3%。”李卓峻认为,考虑到国内航司实际可用运力增长有限,叠加国际航线恢复导致的航程变长,实际运力增速略低于需求增速。在此背景下,预计2025年暑运民航供需关系同比将有所改善,国内航线平均票价同比将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