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来推销的,就是想给你家看看,有没有啥风险能提前挡一挡。”面对客户的抵触,长城人寿山东分公司的广利贤没有急于介绍产品,而是像一位“家庭风险医生”,先坐下来,倾听他们的担忧。
2017年加入长城人寿以来,广利贤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对保险事业的深刻理解,迅速成长为行业标杆,不仅荣获健康、养老、理财及家庭风险保障规划师的多重资格认证,还在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讲师技能大赛中斩获三等奖。
她的故事,是保险业从“销售驱动”向“专业服务”转型的生动注脚。她用一次次精准的风险诊断和一份份量身定制的保障方案,诠释着保险从业者的核心价值——做万千家庭抵御风雨的“安全网”,在危难时刻守护生活的希望。

长城人寿广利贤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保险销售工作是用专业为客户构建风险防火墙
保通社:我们注意到你是2017年加入长城人寿,是什么样的契机和吸引力,让你选择加入长城人寿?
广利贤:我是追随我们的领导倪丽萍女士一同加入长城人寿的。当时,我们对多家保险公司进行了深入考察,最终被长城人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所打动。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提供真正能帮助客户的保险服务,而长城人寿在产品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上,始终紧密围绕普通家庭的实际需求。无论是针对日常风险的保障方案,还是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关注,都做得十分细致、接地气。此外,长城人寿的工作氛围可以让我们成长更快,大家一起研究如何为客户量身定制合适的保障方案,而不是单纯追求销售业绩。这种契合让我们坚信,长城人寿就是我们理想的事业平台。
保通社:作为长城人寿总公司的授权高级讲师和FBS授课讲师,你认为优秀的保险从业者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的专业素养?你在授课时最希望向学员传递的理念是什么?
广利贤:我觉得优秀保险从业者需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扎实的产品知识(懂条款、懂销售逻辑)、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共情的沟通技巧(懂客户情绪与担忧)、持续学习的韧性(行业变化快,要紧跟政策、产品迭代)。授课时最想传递“保险是成人达己的事业”理念,不是单纯卖产品,而是用专业为客户构建风险防火墙,同时实现自身职业价值。
保通社:在你看来,保险从业者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
广利贤:最核心价值就是当“家庭的安全网”。比如,我有个客户,家里经济一般,我给他设计了个低保费高保障的重疾险。后来他真得了重病,理赔的钱帮他家熬过了最难的日子。这就是保险销售人员的价值,在别人最难的时候,用保险兜底,让家庭不散,让日子能接着过。
守护美好生活要从聚焦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开始
保通社: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保险行业存在“销售导向”的刻板印象。你在日常工作里,遇到过哪些因为这种偏见产生的困难?又是如何用专业和真诚改变客户看法的?
广利贤:这样的案例太多了。有一次给一位客户讲保险,我才刚开口,对方就说“你们就想赚我钱,别啰嗦”。我当时也没着急,就跟他说“我不是来推销的,就是想给你家看看,有没有啥风险能提前挡一挡”,然后给他分析家里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慢慢聊开后,客户开始对我放下心防,后来还主动找我买了合适的保险,说“原来保险真能帮上忙”。
保通社:参与这次“保险精英说”活动,你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职业故事和感悟,给公众传递关于保险行业的哪些新认知?最想打破大家对保险的哪些误解?
广利贤:希望传递“保险是专业的风险规划服务,而非单纯销售”的认知,让公众知道保险从业者要懂金融、法律、医学等多领域知识,为客户做全面的风险方案。
想打破“保险没用(没理赔就觉得白买)”“保险都是忽悠(觉得代理人只想着赚佣金)”的误解,展现保险在风险保障、财富规划里的实际价值 。
保通社:从你的视角来看,保险行业“守护美好生活”的本质,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体现?你对行业朝着更专业、更有温度的方向发展,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广利贤:要体现“守护美好生活”本质,我觉得更应聚焦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需求,从家庭新成员诞生的保障规划,到老年康养服务衔接。
我也期待行业能在三个方面有所提高:一是完善从业者专业认证体系,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二是推动产品创新,贴合多元风险场景(如新业态职业风险保障);三是强化理赔服务温度,让客户切实感受到“保险守护”的力量,让行业既专业又有情感连接。
量身定制保险方案的前提是把客户心思摸透
保通社:你非常强调“以家庭风险诊断为核心”。能否详细描述一下你是如何为客户进行“家庭风险诊断”的?通常会关注哪些关键风险点?
广利贤:这个工作其实就是当“家庭风险医生”。通常我会先跟客户唠家常,从收入、支出、家庭成员、工作性质、有无房贷车贷等信息切入,比如,有孩子的家庭,得看看孩子教育费够不够;家里要是老人身体不太好,得想想医疗费怎么安排。家庭关键风险点就是家庭收入能不能一直稳定,家里谁是“顶梁柱”(顶梁柱要是倒了,家庭怎么运转)、有没有大额支出(如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自己养老),还有家里财产会不会遇到意外损失(比如房子着火、东西被偷)。
保通社:你提到为中年客户成功设计“健康+养老”组合计划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你如何精准分析客户的收支和潜在风险?最终设计的“重疾险+年金险”联动方案,其核心优势和创新点是什么?解决了客户哪些核心痛点?
广利贤:中年客户通常上有老下有小,面对这些客户,我会先算清楚他们现在一个月的收支、储蓄和家庭财务剩余情况,然后再看风险。作为中年人,健康方面会面临身体走下坡路的现状,得重病的概率也会变高;养老方面,中年人都会担心退休后收入变少的可能。
因此,我通常会给中年人搭配“重疾险+年金险”,重疾险应对的就是疾病风险,万一得大病,保险能一次性赔一笔钱,把看病的窟窿补上,还能补上没法工作少挣的钱;年金险就是提前存养老钱,到退休年龄,每年或者每个月能领钱,保证养老生活有钱花。
这一搭配的优势就是既保现在(生病有钱治)又保未来(养老有钱花),解决的痛点就是中年客户怕生病拖垮家庭、怕老了没钱养老的心病。
保通社:你认为一个真正“量身定制”的综合保障方案,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广利贤:我觉得最关键是把客户心思摸透。首先,肯定要有较好的理解沟通能力,能听得懂客户的担心和需求,不能客户想要咨询养老问题,销售人员却在说健康险的优点,这就是驴头不对马嘴,客户也不会买账;其次,要学会用数据分析,算清楚客户收入支出、风险概率等情况,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做出的方案也能更贴合客户的需求和家庭情况;第三,要懂产品,要知道什么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不同产品的优点分别是什么。
但最核心的,还是要做到真把客户当家人,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想问题、找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把数据、沟通、产品这些事儿串起来,做出适合客户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