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石家庄7月30日电(记者王小璐刘桃熊)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在国家政策调控和行业自律的共同作用下,钢铁产量同比减少,行业利润合理回升。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六届十一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赵民革表示,在国家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的背景下,若全行业进一步加强自律,钢铁行业的市场秩序、供求关系和发展活力将不断改善,效益向稳向好、发展逐新逐绿的态势仍有望保持。
赵民革介绍,上半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的挑战,加强行业自律,调整生产节奏,坚持执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实现了粗钢产量稳中有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环保水平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为5.15亿吨,同比下降3%。库存方面,据中钢协监测,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月末钢材库存为1891万吨,钢材库存处于近4年的最低水平。
从出口来看,我国钢材出口量高位运行,但出口金额同比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5815万吨,同比增长9.2%; 出口均价699.3美元/吨,同比下降10.3%;出口金额406.6亿美元,同比下降2%。
行业利润方面,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营业收入虽为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但利润总额达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平均利润率为1.97%,同比上升0.83%。
此外,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9%,同比提高4.3%;总能耗同比下降1.5%,环保指标持续改善,绿色发展动能增强。
“自律控产稳运行是行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原因,是实现行业效益逐步向可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合理盈利水平回归所必需的。”赵民革指出,同时也要看到,强劲的供给能力与减弱的需求强度仍然是钢铁市场当前的主要矛盾,钢铁行业利润有所修复但持续性仍显不足。
他进一步表示,钢铁行业当前仍面临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等背景下,全球钢铁贸易格局受到冲击,国际钢铁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来看,我国建筑用钢需求减少、制造业用钢增长不足,供强需弱格局未变,且钢材高位出口态势不可持续。同时行业参与碳市场面临新任务,环保成本差异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绿色化发展面临资金压力。
“从近几年情况看,下半年,钢铁行业实现平稳运行的压力往往大于上半年。”赵民革表示,下半年,钢铁行业仍需着力多方面推动发展。要综合整治内卷,提升行业质量和效益,开展粗钢产量调控,坚守准则,落实产量调控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助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参与碳市场,加快绿色转型;按照“促高端、稳周边、严监管”的出口导向,促进平稳有序出口;推动钢结构建筑和新兴产业用钢发展,拓展应用空间;打造高端国际交流平台,推进国际化进程,推动优秀产品、技术和企业“走出去”“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