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监会网站披露,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公司上市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律师事务所为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蓝箭航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注册资本3.6亿元。公司官网显示,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头部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6月26日,相关机构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蓝箭航天估值为200亿元,一年间增长90亿元。

图片来源:证监会网站
蓝箭航天官网显示,公司重点关注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发与运营。公司核心产品朱雀二号运载火箭于2024年11月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成功发射,现已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面向市场进行批量化交付。
公司自主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回收试验箭,已于2024年9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2025年6月20日,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顺利完成。
今年4月,蓝箭航天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蓝箭航天表示,这标志着公司在火箭动力系统领域成功实现了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开启了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商业航天已来到技术突破与落地验证的关键节点。蓝箭航天、深蓝航天、东方空间等多家商业火箭企业正致力于在近一两年实现火箭“可回收复用与入轨”的目标。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等相关企业通过聚焦可回收火箭技术“0到1”突破、模块化量产商业卫星等方式,不断降低商业航天成本,推动商业航天大规模产业化。
行业人士表示,商业航天运载火箭从发布到实现商业化运营大约需要10年。商业航天运载火箭想要实现复用,不仅需要成熟完整的技术,还需要在维护检测流程的简洁化和规范化方面,寻找更加高效合理的解决方案。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随着民营大运力液体火箭的逐步成熟,以及可回收技术试验的逐步推进,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项目有望逐步向民营火箭开放。民营液体火箭将成为我国火箭发射资源的有力补充,有望实现火箭发射成本的降低,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带动火箭、卫星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