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能智芯出品
德州仪器(TI)交出了一份稳健而积极的2025年第二季度成绩单。
营收44.4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环比增长9%。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5%,达到15.63亿美元;净利润为12.95亿美元,同比上涨15%;在工业和汽车市场复苏带动下的稳步恢复能力。
高资本开支与制造转型继续对自由现金流形成一定压力,TI依靠其300mm制造工艺优势和坚实的模拟与嵌入式产品组合,正在稳步推进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的长期战略 。

Part 1
财务稳中有进,
300mm制造
与现金流体系提供底盘
2025年第二季度,TI实现:
◎营收44.4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环比增长9%。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5%,达到15.63亿美元;
◎净利润为12.95亿美元,同比上涨15%;
◎每股收益为1.41美元,超出此前市场预期,包含2美分的一次性税务利好 。
从毛利结构来看:
◎本季度毛利率达58%,在制造成本仍然高位的背景下保持平稳,说明公司产品定价能力与制造效率依然处于行业上游。
◎同期的运营开支亦维持可控,研发投入5.27亿美元,同比仅上升6%,体现了TI在维持技术领先和盈利平衡之间的把控能力。
◎SG&A费用为4.85亿美元,同比增长4%。
◎ TI的现金生成能力持续保持行业领先。过去12个月运营现金流总额达到64.4亿美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自由现金流为17.63亿美元,同比提升18%,自由现金流占收入比为10.6%,亦较2024年同期的9.3%有所改善 。
高自由现金流部分归因于持续推进的300mm晶圆制造能力。
作为少数大规模自有300mm工厂的模拟芯片厂商,TI得以将单位晶圆制造成本压至行业平均以下,显著提升边际利润率并增强资本回报能力。
2025年上半年,TI在制造相关资本支出上已投入49.36亿美元,继续强化其在先进制造上的护城河。
在资产负债表方面,TI总资产为349.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中现金及短期投资合计为53.6亿美元,流动性依然充足。
长期债务维持在140亿美元以上,但由于利率环境改善和偿债结构稳定,对当前现金流压力有限。
TI的整体财务体系展现出高度韧性,在高资本支出周期与行业景气波动交织的背景下,依然实现收入增长与盈利回升的双重目标。制造效率的领先性、资本支出的方向性与现金流管理的稳定性,是TI穿越周期的底层支撑。
Part 2
业务增长分布明晰,
模拟与嵌入式联动发力工业与汽车
在收入构成方面,TI的增长由模拟与嵌入式处理器双轮驱动。

◎模拟业务在本季度实现营收3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整体营收的78%。营业利润为13.25亿美元,利润率为38%,同比增长27%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和汽车领域需求的回暖。
在工业应用中,工厂自动化、智能电网、电源管理等板块逐步恢复,带动大批量模拟器件订单回升;汽车领域则受益于电动车、自动驾驶ECU扩展,推动高压电源管理、信号链和热管理等模拟芯片出货上扬。
TI近年来持续将产品与平台迁移到300mm制程上,使得Analog业务中大量核心产品可在自身Fab厂完成大规模量产,这在本季度起到了稳定产能与压缩成本的积极作用。TI在300mm工厂投资上保持高强度节奏,正是基于对未来长周期结构性增长的预判。
◎嵌入式处理器业务营收为6.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营业利润为8500万美元,增长6%。虽然相较模拟业务,其体量和利润贡献仍偏低,但嵌入式产品作为配合模拟芯片进入复杂系统的“中枢神经”,在工业机器人、能源系统、智能交通等场景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在业务协同方面,TI继续深化模拟与嵌入式一体化设计平台的优势,为客户提供高度集成的电源+控制解决方案。
◎例如,在工业PLC控制系统中,其微控制器与低功耗ADC的协同封装设计不仅缩短了客户开发周期,也提升了系统功耗管理能力。
◎TI也持续通过“全生命周期支持”的策略增强客户黏性,这在工业客户群体中尤为重要。
◎“Other”类业务实现营收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营业利润1.53亿美元,增幅26%。
此部分虽不明细,但从过往来看多包括DLP投影、定制IC等高毛利小众产品,对整体利润具有一定提升作用。
从终端市场看,TI对工业和汽车市场的依赖度持续上升,两者合计贡献超过75%的收入。与消费电子等高波动行业相比,这两个板块生命周期更长、客户结构更稳定、需求更具确定性。
TI近年来大幅减少在智能手机、PC市场的资源投入,也说明其正有意规避短周期波动风险,转向更具结构性成长的细分市场。
从技术细节看,这种转向还体现在封装优化与电源架构的演进。
◎例如在车载领域,TI大力推广采用Gallium Nitride(GaN)技术的高功率DC-DC转换器;
◎而在工业场景中,其Smart Isolation和低EMI驱动器的更新也在支持系统小型化与安全冗余设计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小结
TI 2025年第二季度的表现整体展现出一个高度稳健的经营体系。在行业逐步回暖、客户库存逐步出清的过程中,公司依靠自身的制造能力、平台产品组合、良好的财务控制能力,实现了有质量的增长。
随着2023—2025年高强度制造投资周期接近尾声,产能利用率将上升,边际投资回报有望逐步释放。
原文标题 : TI 2025年Q2 ,净利润近1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