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欣然)随着7月末流动性扰动因素逐步释放,市场资金面维持平稳运行。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尽管逆回购集中到期与银行中长期负债紧张仍存,央行延续“适时呵护”态势,叠加政府债供给节奏边际放缓、财政支出预期提速,跨月资金压力有望温和缓释。
在此基础上,债市行情阶段性修复信号增强,长端利率下行胜率回升,持仓再布局窗口逐步打开。
多因素扰动跨月
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集中到期,叠加财政收支节奏和政府债发行安排,市场对跨月期间的流动性状况高度关注。
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合计达16563亿元。与此同时,政府债发行节奏亦有所回落,计划发行总规模为5172亿元,其中包括国债1800亿元、地方债3372亿元;而到期规模方面,国债与地方债分别为200亿元和1012亿元,净融资额合计为2876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短期面临逆回购集中到期压力,但在央行维稳意图未改的背景下,政府债发行节奏放缓、财政支出节奏或加快,整体资金面有望边际改善。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当前央行维持流动性“适时呵护”的政策态度依旧明确,持续收紧的概率不大。
他进一步表示,随着月末财政支出节奏有望提速,亦将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形成一定托底支持。在此基础上,市场利率或将呈现逐步修复态势,但考虑到跨月因素仍存,资金价格反弹的幅度预计将较为有限。“从短期看,资金面的核心变量仍是央行如何应对逆回购到期所带来的流动性回笼,以及大型银行融出意愿的修复情况。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跨月阶段资金面的运行状态。”
后续资金面波动将加大
多位机构人士认为,央行短期内延续稳健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尽管银行中长期负债仍显紧张,跨月阶段资金价格波动或有所加剧,但整体流动性有望维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表示,展望后市,短期资金价格的运行将更依赖于央行逆回购操作节奏。预计央行将延续对短端流动性的“呵护态势”,维持市场“体感稳健”。
不过,当前银行中长期负债资源仍显紧张,在跨月影响下,短期内流动性压力仍不可忽视。
孙彬彬预计,资金绝对价格或小幅回落,但整体利率中枢仍可能高于7月初水平。从中期视角来看,资金价格波动区间或有所拉宽,建议投资者不应锚定某一具体点位,而应关注整体中枢位置。
浙商证券固定收益部亦认为,尽管当前处于月末跨月阶段,但资金面总体可控,央行呵护态势仍在。首先,7月中旬超量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叠加上周五的公开市场操作大额净投放,释放出明确稳流动性的信号;其次,近期同业存单持续净回笼,也显示出银行体系对中长期负债的承压有限,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短端流动性紧张。
“若央行操作保持灵活配合,跨月资金波动压力有望进一步缓释,DR001可能在1.35%至1.55%区间内运行。”一位资金交易员说。
债市逐步修复
在资金面保持平稳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情绪持续回暖,中长端利率债收益率尾盘明显下行。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流动性呵护态势延续、债券供给压力阶段性缓解,债市或进入新一轮持仓布局窗口,但考虑到降息空间受限,收益率下行幅度仍有约束。
中邮证券分析师梁伟超表示,债市经历前期调整后,配置盘逐步回归,交易盘也通过久期和仓位的调整完成筹码重组,市场结构趋于平衡。“从边际因素看,8月起政府债供给节奏将明显放缓,配置盘或再次形成对利率债的有力支撑。当前市场情绪的波动性影响大于基本面冲击,长端利率下行的赔率正逐步改善。”
申万宏源研究债券首席分析师黄伟平预计,在8-9月国债与地方债发行高峰期,央行仍将延续对短端流动性的呵护,利好存单及中短久期利率债资产。
不过,黄伟平也提醒,短期内再度降息的概率下降,债市利率进一步下探空间或受到一定限制。“债市短期修复趋势明确,但要突破此前低位仍需更明确的政策信号支撑。”
市场普遍预计,在供给压力缓解、流动性宽松预期延续的支撑下,债市仍具阶段性机会。后续需重点关注宏观政策取向与央行操作节奏的变化对长端利率走势的边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