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女律师十年体检未有“患癌风险”预警,确诊已是肾癌晚期》的文章引发关注,舆论焦点指向了爱康国宾。
7月30日,爱康集团召开媒体说明会,相关高管对此事进一步回应,否认“漏诊”和“误诊”和“假体检”,并表示爱康集团已就此事向法院提起正式诉讼,获法院受理并立案。
说明会现场,爱康国宾回溯了事件的发展进程,经内外核查评估,爱康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没有漏诊和误诊以及不存在所谓的“假体检”。
目前,爱康国宾公告已就张女士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提起正式诉讼,并获法院受理并立案。
说明会上,爱康集团CEO张黎刚回应“体检无用论”,并强调体检本质是“风险预警”而非“最终诊断”。张黎刚用了较大篇幅解释为什么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部分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张黎刚称,体检的核心是发现风险信号,而不是做出最终诊断。体检的意义是通过检查项目发现警报信号,及时去做更深入的检查。
“大家想一下,大多数企业给员工做个体检,少的几百块,钱多的也就几千块钱,大家去医院看个病,你要诊断某个病,你们问问自己,大概要花多少钱。当你指望说,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而要查单一的病,多花几千几万块钱的时候,你认为这样的情况存在吗?至于这样的模糊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公众对于体检与看病,没有明确的边界,导致公众对体检有很多误解。”
爱康国宾在说明会上还回应了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报告结论与肾脏超声检查的实际情况一致,没有漏诊或误诊;所有医护人员都是持证上岗;所有的仪器设备及试剂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整个检测环节都严格按照质控标准。
公司称,目前已将张女士十年的检测数据报告、设备信息、检测质控结果等相关信息全部提供给了主管机构。
当事人张女士则在说明会结束后在社交平台称,要求爱康公布其个人的10年超声检查,以及检查的人员名单和资质公布出来,并称没有收到爱康的起诉内容。

7月30日下午,“爱康国宾”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依法维权正式起诉张女士。
声明显示,“近日,张女士通过社交媒体散布‘爱康国宾假体检’等不实信息,严重侵害我司合法权益。现基于医学事实与法律程序,爱康集团已就张女士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并获法院受理并立案。”

同时,爱康国宾还发布了《关于部分媒体断章取义“别指望几百元体检什么病都查出来”的声明》。
声明称,部分媒体将上述对于体检与看病的界限进行探讨、旨在进行保护消费者、进行科普宣导的专业说明,恶意简化为“别指望几百块体检什么病都能查出来”,完全剥离了发言上下文,扭曲了发言本意,向公众传递了对体检价值的否定,明显违背客观全面原则。

公开资料显示,张黎刚于2004年创立爱康网,2007年爱康网并购上海国宾体检,成立爱康国宾,其健康管理业务从线上延伸至线下。2014年,爱康国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内民营体检第一股”。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上市后净利润逐年下滑,股价低迷,2019年1月,几经波澜的爱康国宾终于完成私有化退市。而竞对企业美年健康在同年通过借壳完成A股资产证券化。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爱康国宾投诉数量超过1000条,投诉问题包括过度医疗、体检套餐套路、检测准确性等问题。
爱康国宾面临的监管处罚问题也被市场关注。
据网络公开信息,2025年,上海爱康国宾因体检报告内容缺失被罚款2万元;2024年,深圳爱康国宾因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被警告罚款;2024年,南京爱康国宾因未告知手术风险、术后补签《知情同意书》被罚款1.4万元。此外,北京西城区相关部门也对爱康国宾做出过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