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麻六记的爆款产品“酸辣粉”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争议。7月28日,麻六记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回应部分消费者关于麻六记酸辣粉(270克规格)存在的相关问题,承诺将加强供应链管理并深化驻厂监督机制等。此前,其代工商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家阿宽”)也就此事件作出说明。
麻六记近年凭借汪小菲的离婚事件迅速走红,这也使得该品牌高度依赖汪小菲及其母亲张兰的个人IP。随着两人抖音账号被封,麻六记在抖音的销售额已出现明显下滑。如今叠加食品安全问题,在赛道竞争加剧下,其未来发展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王牌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今年对麻六记而言可谓多事之秋。先是今年2月,与麻六记高度捆绑的张兰、汪小菲抖音账号遭到封禁;如今,麻六记又深陷食品安全风波。
据了解,近日社交平台上多地网友发帖反映开市客下架麻六记酸辣粉并做出召回处理,该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7月27日,麻六记酸辣粉代工商白家阿宽官方微博发布麻六记部分批次酸辣粉产品召回声明表示,经核查,问题集中在两个批次产品,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存在不足,出现湿粉饼保质期缩短或霉变。目前这两个产品已执行全面召回工作等。
7月28日,麻六记相关词条登上微博热搜,随后,麻六记官网微博发布声明致歉并表示,目前已在产品生产所在地启动召回程序,并全力推进退货及妥善的补偿方案;同时针对此次事件,其将加强供应链管理,深化驻厂监督机制,完善质量风险预警机制,落实管理与监督等。
对于近期麻六记食安风波,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近期麻六记酸辣粉的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多地区、多批次、多类型爆发的严峻态势,同时社交网络已经出现抵制的声音,加上张兰、汪小菲的抖音账号被封停的影响,整体品牌形象正在崩塌,急需有效的危机处理方式来挽救。”
根据官网,麻六记共有60余款电商产品,品类包括方便速食、生鲜、底料蘸料、零食小吃等,其中酸辣粉速食系列等累计销售超1.5亿桶,是其王牌产品。虽然产品众多,但目前公开资料显示,麻六记尚未建立自有生产工厂,其产品主要采用代加工模式。林岳对本报记者表示,“代工生产模式本身不是问题,是一种敏捷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其关键在于品控机制完善和执行的监督上,比如标准执行偏差、质检环节滞后、权责界定模糊、利益分配失衡等等,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定时炸弹,最终伤害的是品牌。”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麻六记酸辣粉代工商白家阿宽并非只为麻六记一家代工。根据白家阿宽招股书,其还为三只松鼠、百草味、李子柒等品牌厂商提供贴牌、代工服务。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产品工艺或者配方的独特性成为一个问题。就此事以及麻六记后续应对措施等问题,7月29日,本报记者向麻六记相关公司北京食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去邮件,并于次日致电该公司,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复。此前麻六记官方微博发布的食安事件相关情况说明正是由该公司对外发布。
流量红利告急
公开资料显示,麻六记创始于2020年12月,旗下包括零售及实体两大板块,其兴起离不开抖音线上直播平台,2022年,张兰、汪小菲借助汪小菲离婚事件一度成为抖音直播间“顶流”,使得麻六记瞬间声名鹊起。
然而,如今的麻六记正面临线上流量告急的困境。2025年2月,张兰、汪小菲抖音账号被封禁,直至现在都没有解封。根据抖查查,麻六记抖音平台旗舰店账号“麻六记官方旗舰店”近30天时间粉丝减少1.1万人,总销售额250W-500W;近一年时间,该账号直播带货的销售额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4年7月31日销售额为50W-75W,今年7月29日销售额仅为5W-7.5W,日销售额锐减。
当前,方便速食行业已进入激烈竞争阶段。传统巨头如康师傅、统一持续巩固市场地位,而新兴网红品牌如满小饱、李子柒等也在加速抢占市场份额。聚焦酸辣粉这一细分赛道,竞争同样胶着——既有嗨吃家、食族人、莫小仙等专注酸辣粉的新锐品牌,也有白象食品、海底捞等跨界入局的行业巨头。
价格方面,麻六记的酸辣粉每桶售价并不占据优势。在小象超市平台,麻六记酸辣粉256g售价为10.9元/桶,白象走街串巷重庆风味酸辣粉115g售价为6.9元/桶,食族人酸辣粉130g售价为8.9元/桶,嗨吃家酸辣粉143g售价为7.9元/桶。其中麻六记粉饼使用的是湿粉饼,其他家都是干粉饼。
如今随着食品安全风波带来的信任危机,麻六记如何在日益拥挤的市场中突围也是一个考验。对此,林岳对本报记者表示,“麻六记应该做供应链的改革,在代工生产方面多下苦功,真正将生产标准落实执行到位,并且在质检环节加强监督,不能完全依赖代工厂的管理。在业务模式上应多渠道发展,过于依赖个人IP和线上直播渠道,一方面抗风险能力弱,另一方面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更加难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