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1 02:04:20 股吧网页版
为何跨国车企集体暂缓电动化?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期,全球车市正经历一场关于电动化路径的重要转向。奔驰、宝马、奥迪等多家跨国汽车品牌相继宣布暂缓电动化计划,这与此前行业普遍设定的2030 年前后电动化目标形成鲜明对比 —— 奥迪原计划 2033 年全面电动化,奔驰、宝马将节点定在 2030 年,日产更是曾提出 2025 年实现电动化转型。

  为何传统车企集体转向?对此,有多位分析师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我们认为整个行业都高估了消费者转向电动车的兴趣。”惠誉评级北美企业评级高级董事斯蒂芬·布朗对记者表示。“从第三方调研来看,欧洲消费者同样担心续航和充电,但价格的可负担性依然是决策中的关键因素。成本、基础设施和续航共同影响着欧洲市场的电动车普及进程。”惠誉评级欧洲企业评级高级董事齐丹·谢丽特对记者表示。

  续航、价格、基建成“拦路虎”

  记者注意到,车企集体调整背后,是全球电动车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消费者接受度遇阻等多重现实挑战的集中显现。

  “电动化进展缓慢的主要问题在于,北美地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低于预期,欧洲的情况稍好一些。似乎在首批支持电动车的‘早期消费者’购车后,要让第二波本就对电动车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转变观念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从调查来看,消费者表示他们不愿购买电动车的原因包括价格高、续航有限以及未来电池更换成本高。” 斯蒂芬·布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监管政策的变化对客户需求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汽车价格的可负担性以及补贴政策的调整。此外,消费者对纯电动车(BEV)依然存有顾虑,主要担心技术进步过快对车辆定价和残值的影响。”齐丹·谢丽特对记者表示。

  另外,价格成为阻碍的关键因素,电动车的平均售价依然超过燃油车。齐丹·谢丽特表示,大多数欧洲制造商为了避免利润率被稀释,一直未推出售价在2 万至 2.5 万欧元的大众化车型,导致大量欧洲消费者被排除在市场之外。预计 2025 年至 2026 年这一价格区间的车型将陆续上市,届时 BEV 渗透率有望较前两年逐步提升。

  为什么欧美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转变缓慢,他们的心智扭转还需要多长的时间?对此,齐丹·谢丽特表示,美国市场平均出行距离远高于欧洲,比如纽约到德州就约3000 公里,这凸显了续航里程和充电基础设施普及对美国消费者的关键性影响,因此美国市场对电动化的需求与欧洲不同。从第三方调研来看,欧洲消费者同样担心续航和充电,但价格的可负担性依然是决策中的关键因素。成本、基础设施和续航共同影响着欧洲市场的电动车普及进程。

  转型节奏趋于缓和

  那么这些车企当初制定的目标是否过于激进?对此,齐丹·谢丽特表示,根据当时的需求预测和对监管支持的预期而制定的。尽管大部分欧洲整车厂都具备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但由于需求低于预期,一些企业现在正在关闭工厂。

  那么实现电动汽车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主要核心动力有哪些,哪些至今跨国车企都还没有办法实现?

  斯蒂芬·布朗表示,在美国,我们认为要推动电动车普及,需要做出几项改变。首先,价格必须大幅下降。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电动车的实用性低于燃油车,原因包括续航低、充电(即补能)时间长,定价应体现这种实用性差距。其次,要么充电时间缩短,要么续航提升。消费者习惯了几分钟就能给燃油车加满油,但最好的电动车最快充电仍需半小时以上。

  “充电基础设施要让消费者有信心,目前虽有改善但仍需提升。最后,消费者对电动车技术要有足够信心。许多人担心未来要更换电池的高昂成本,这一点仍然未知,因为大部分电动车上市时间不长、缺乏长期数据。电池起火的新闻也令消费者担忧。传统车企在成本、续航、充电速度上已取得进步,但仍需更多努力。” 斯蒂芬·布朗说道。

  未来,是否多能源形式共同发展可能才是趋势?对此,斯蒂芬·布朗表示,在美国,最大的增长点是传统(非插电)混合动力车的生产和销售。福特、丰田等公司正在大力推进传统混动,售价低于电动车,利润更高。消费者喜欢它们,因为价格低、没有续航焦虑,同时还能享受部分电动车带来的好处。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插混、传统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的需求会增加,作为通向电动化的过渡。我们认为车企仍会投资电动化,但短期内步伐可能放缓。

  齐丹·谢丽特表示,鉴于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混合动力(HEV)销量的增加,以及对燃料电池氢能、天然气(CNG)和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轻型车的持续投资,未来很可能会有多条技术路线并存。不过,BEV 和混合动力平台预计仍将是动力系统的主流。

  齐丹·谢丽特认为,总体来看,内燃机汽车业务仍比纯电动汽车更具盈利能力。欧盟委员会已允许2025 年的 CO减排目标在 2025—2027 年间平均计算,“这在短期内缓解了整车厂的压力,但也可能降低了电动化转型的紧迫性,使未来几年转型节奏趋于缓和。”齐丹·谢丽特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