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首度尝试编写并正式发布了《中国开源发展深度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旨在真实反映2024年中国开源发展的突破与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的跃迁轨迹。
据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程晓明介绍,全球开源生态蓬勃发展,从近三年活跃开发开源项目和开发者数量,以及全球分布来看,中国、美国、印度、欧盟成为全球开源的主要支撑力量。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全球领先,2024年已达到227.29万人,同比增长22.95%,近两年的平均增速为31.58%。
中美印三国开源贡献量全球占比近四成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GitHub和Gitee两大国际与国内代码托管平台,由OSS Compass平台提供数据分析支撑,样本量规模达到万亿级,因此具备较强的研究参考价值。
《报告》显示,全球开源贡献总量在2024年首次突破7亿次,从全球TOP30国家和地区开源贡献量分布来看,美国、印度和中国位居全球开源贡献量前三名,分别为8956.45万次、5483.72万次和5033.61万次,三者占全球TOP30国家和地区开源贡献总量的39.78%,呈现出显著的头部集中效应。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占比在近三年里呈现小幅持续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全球开源创新呈现出“少数集中”逐步转向“多点开花”的趋势。
从2022年—2024年全球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发展态势来看,全球活跃开源开发者规模稳步增长,中国、印度跃升为全球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推动全球人才结构演化的关键变量。《报告》显示,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在2024年达到227.29万人,同比增长22.95%,两年平均增速为31.58%。同时,中国占全球 TOP30 国家和地区活跃开源开发者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从 2022 年的 15.13%上升至 2023 年的 17.33%,2024 年进一步上升至 18.29%。印度、欧盟、美国占据全球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规模的第2至4位,2024年数量分别是198.50万人、186.35万人、167.03万人,同比增速分别是23.88%、10.91%、8.14%。
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国的区域发展分布格局来看,《报告》指出,我国开源生态呈现出“头部稳固、腰部上升、尾部追赶”的良好局面。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个“头部”城市在全国活跃开源项目和开源开发者规模中占据主要地位。广州、成都、南京、武汉等“腰部”城市,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逐步成为我国开源生态的新兴力量。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负责人向记者指出,从各个维度数据都印证了我国的开源项目与开发者生态持续壮大。开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千行百业,形成覆盖全行业多场景的应用版图。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京东集团、安贞医院等100多家单位引领开源潮流,基于开源鸿蒙、开源欧拉、openKylin、OpenTenBase、铜锁、源师兄等开源项目,累计发布150多个典型应用案例,覆盖电力、通信、交通、医疗、教育、金融、互联网等10多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彰显了开源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行业创新方面的强大动力。
开源鸿蒙应用设备总量超过11.9亿台
大会期间,开源鸿蒙成为开发者关注热度最高的项目。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负责人透露,基金会旗下多个开源项目已在各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这些应用案例不仅展现了开源技术的实践价值,更鼓舞着开源开发者和项目共建单位。其中,开源鸿蒙已在金融、超高清、教育、交通、电力、医疗、航天等领域落地应用,搭载超1200款产品,应用设备总量超11.9亿台。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CEO王成录表示:“开源鸿蒙目前仍处于生态爬坡期,爬坡期是痛苦,但是待过了临界点之后,大规模的增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被问及“临界点”时,王成录给出的回答是注册开发者达到1000万。“如果大家真的能把开源鸿蒙系统理解透、用好的话,将会彻底改变咱们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在他看来,再过十年中国的软件一定是世界第一。
在吸引开发者方面,王成录向记者介绍,深开鸿已经有多方面的努力与举措,例如跟高校学术机构合作,将开源鸿蒙的理论知识与开发实践融入日常教学中,同时开源鸿蒙还面向开发者提供资金资源支持,目前已成立了三只产业基金去发掘、支持优秀开发团队和项目。
除了鸿蒙之外,开源欧拉联合21家厂商推出商业发行版,生态共建单位超过2000家,装机量突破1000万套,已在金融、通信、能源、政务、互联网等众多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openKylin及其商业发行版累计部署超2400万套,基于openKylin及其商业发行版累计部署超2400万套,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能源等关键行业;OpenTenBase已经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政务、保险和交通等各大行业。
大会期间,开源人才培养成为学术界、产业界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开源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是开源教育,这是推动开源生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民从四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一是建议教育部门出台一些引导高校参与开源的具体政策,推动高校深度参与开源生态的建设;二是通过师资建设与教学实践的双向发力,提升高校开源的教学能力;三是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企业和开源社区共建开源人才生态;四是推广开源文化,营造开源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