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向好的股票市场,2025年以来“固收+”基金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走势,截至6月末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引入量化策略的“固收+”产品也日渐增多。广发基金特定策略投资部总经理吴迪认为,通过量化策略模型对股票个股和可转债个券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可在控制好回撤的基础上更好地获取回报。
吴迪于2014年加入广发基金,有着近11年证券从业经历、5年投资管理经验,在中长期纯债基金、债券指数基金、二级债基等固收细分品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根据基金二季报,吴迪管理的广发鑫和、广发恒祥和广发集瑞均在股票和可转债投资中加入了量化阿尔法策略模型。
从业绩表现来看,吴迪在管“固收+”基金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是广发鑫和,截至7月25日的近1年收益达8.23%,区间最大回撤为1.94%,卡玛比率(年化收益率与最大回撤的比值)达到4.28,体现出较好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除了广发鑫和,吴迪于今年5月7日接手管理的两只二级债基——广发恒祥和广发集瑞,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截至7月25日,两只产品最近六个月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91%和3.5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0.31%和-1.10%,超额收益明显,区间最大回撤均控制在2%以内,收益风险性价比较为优秀。
根据基金招募说明书,广发恒祥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同时,广发集瑞的股票、权证等权益类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也要求不超过20%。从近期披露的二季报来看,广发恒祥的权益资产投资占比合计近18%,其中股票投资约占基金资产净值的9.41%,可转债占比为8.07%;而广发集瑞的权益资产投资合计近10%,其中股票投资约占基金资产净值的5.24%,可转债占比为4.64%。
广发恒祥和广发集瑞的前十大重仓股呈现出“行业分散、个股分散”的特点。具体体现为两点:一是前十大重仓股所属行业各不相同;二是前十大持仓的投资总市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79%和2.10%,占股票持仓市值的40%左右。
吴迪认为,“固收+”对债券端和权益端的投资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债券端,团队采用积极的灵活久期策略,力争在低静态、高波动和资金成本飘忽的债券市场里,能够通过精细化交易来提高胜率。在权益端,“固收+”的股票和可转债部分均采用量化多头策略,通过数据分析、因子建模和深度学习等一系列方法对全市场的各个主题板块实现全面覆盖,根据不同需求和约束条件构建具有性价比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