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条例》生效前夕,7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发布系列文件,为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提供具体指引。
在相关指引和说明文件中,香港金管局明确,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设有6个月过渡期;如部分机构准备充分并希望尽早获得牌照,应于9月30日前提交申请。
“通过的门槛是很高的。”同日,在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技术简报会上,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强调,进入“沙盒”名单不代表就能获批牌照,关键要看公司所提交申请材料的成熟程度,“预计首个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将于明年年初发出”。
香港持牌交易所HashKey Exchange董事总经理及交易所负责人陈德康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香港金管局此次发布的文件,核心目的是在8月1日稳定币监管条例正式生效前,为市场提供清晰的监管框架和操作路径,帮助有意申请牌照的机构做好准备。
申请牌照需经五大步骤
7月29日,就8月1日将生效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香港金管局发布《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以及两项指引的咨询总结。两套指引于2025年8月1日刊宪。同时,香港金管局发布与发牌制度及申请程序相关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以及《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
“这些文件是在新条例生效前,为市场参与者明确监管方向和操作要求的关键步骤。”陈德康认为。
陈德康指出,从本次公布的系列文件来看,本次发布的文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及其咨询总结,汇总了28份行业反馈及香港金管局的回应,涵盖储备资产全额支持要求、发行与赎回机制、风险管理、财务资源等核心内容,详细说明了稳定币发行人需要遵守的核心监管要求。第二部分是《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及其咨询总结,重点规定了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方面的合规义务。第三部分是《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向市场阐明了申请成为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的具体流程和相关条件。第四部分是《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为目前已在运营的稳定币机构如何适应新制度提供了过渡安排指导。
而对于稳定币发行人的牌照申请程序,香港金管局也在相关文件中明确,需经过五大步骤,即初步咨询香港金融管理专员、咨询总公司所在地的监管机构、填写及递交申请、处理申请、审批申请/拒绝申请。
“鼓励有意申请牌照的机构于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或之前联系金管局。”香港金管局表示,如个别机构认为已准备充分并希望尽早获得考虑,应于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或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请。
“综合来看,本次香港金管局发布的稳定币发牌指引在核心监管框架上具备足够的清晰度。尤其在储备资产要求、赎回机制安排及牌照申请流程等关键层面,指引提供了明确且可操作的标准。”陈德康认为,这些文件是在《稳定币条例》生效前,为市场参与者明确监管方向和操作要求的关键步骤。
进入“沙盒”不代表就能获批牌照
在公布相关文件的同日,香港金管局就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举行了技术简报会。
在会上,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介绍,在首阶段发放的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数量还不确定,需视申请机构提交的申请材料质量来定。香港金管局在法币币种方面持开放态度,稳定币发行人可以申请与某个法币挂钩的稳定币的牌照,也可以申请与一揽子法币挂钩的稳定币的牌照,重点是需在申请时表明法币的币种。
2024年7月,香港公布的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名单,当前,名单中多家机构已透露正在进行稳定币牌照申请。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透露有意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的机构已有逾50家,包括蚂蚁集团旗下蚂蚁数科和蚂蚁国际、跨境支付服务商连连数字、运营着全球最大小商品交易市场的小商品城等。
“通过的门槛是很高的。”陈维民在技术简报会上表示,“‘沙盒’是我们在准备阶段与业界沟通的方式,进入‘沙盒’不代表就能获批牌照,没进入‘沙盒’也不代表就不会获批牌照,关键要看公司所提交申请材料的成熟程度。”
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货币管理)何汉杰则进一步介绍,在牌照申请过程中,香港金管局比较看重的“申请材料成熟程度”具体是指“申请材料是否完整,以及机构关于稳定币的概念能否说服香港金管局方面。”
“香港金管局不会对外公布向其表达意愿或提交申请的机构名单,首阶段未获发牌照而又有意继续申请的机构,香港金管局会与其保持适当沟通。”何汉杰表示。
这也符合香港一贯的审慎态度。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在7月初曾表示,香港批出的稳定币牌照数目将会是“个位数”。
香港金管局同时强调,除非获发牌,任何人不得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发行港元稳定币,以及向公众推广其法币稳定币发行。市场参与者在进行公众沟通时应谨慎行事,避免发表可能被误解或造成不切实际期望的言论。其中,根据《稳定币条例》,虚假声称自己为持牌人或申请人均属违法。

香港金管局公布的稳定币发行人,当前尚未有机构获批
“本次发布的内容也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引导市场对稳定币形成更理性的认识。”陈德康指出,金管局强调稳定币本质上应被视为金融体系的底层基础设施,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稳定的交易媒介和支付功能,而非投资工具。这种定位意在促使市场参与者回归稳定币设计的初衷,进行必要的“冷思考”,避免过度炒作或将其用于超出其本质功能的领域。
而随着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生效在即,市场对于首批将获得稳定币牌照的机构也充满猜测。
国金证券推测,参与香港稳定币沙盒测试的公司以及像蚂蚁这样具备场景的企业,大概率会成为首批牌照的获得者。
民生证券认为,蚂蚁集团、京东等大厂依托深厚的区块链技术沉淀和丰富的内循环应用场景,有望第一批获得香港金管局批准的稳定币牌照,构筑实质的稳定币及RWA的相关产业链。
“从传统支付公司、出口电商、服务平台,到新兴的Web3企业,都已开始将稳定币作为一种结算手段。对他们来说,这不只是‘换一种货币’,而是重构自身的全球资金流动。”Cobo副总裁、稳定币业务负责人Alex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在这一趋势中,香港所处的位置、制度弹性和政策窗口,让它有潜力成为下一阶段稳定币国际化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