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货真价实” 外卖“凑合了事”?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部分餐饮商家存在堂食、外卖标准不同的现象。
“很多菜堂食很好吃,点外卖就变味了。”消费者林先生说,不仅菜品口味有差别,感觉食材也有不同,有次点烧烤外卖,发现商家偷偷换成了更便宜的肉。
对此,经营一家烤肉餐厅的艾先生表示,对多数正规商家而言,操作上并不可行,“中午、晚上特别忙,大家只想赶紧把餐出完,别积压太多订单,很难有精力搞‘两套生产线’。”
一家咖啡厅的负责人王女士说:“店里有款咖啡,表面奶沫很受欢迎,如果做成外卖就必须做去奶沫处理,因为配送过程中奶沫会塌陷,导致顾客认为量少了或者中途洒了。为了避免质疑,只能被迫‘双标’。”
也有商家表示,不排除个别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而用料“双标”。
相比原材料使用差别,“外卖分量不足”“线上线下价格不一致”等,是消费者反映更多的“双标”问题。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配送时间、距离等原因,外卖送到时,口感、食物形态会发生变化,很多消费者对原材料并不敏感,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较难被发现,消费者维权、举证难度大。
“商家应明确告知外卖、堂食标准是否相同。”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应进一步推广“明厨亮灶”,鼓励外卖商家在餐饮制作现场安装监控设备,让消费者能实时查看菜品制作。
业内人士建议,一些消费者认为的商家“双标”行为,属于当前法律法规尚未明确地带,取证相对困难,处罚难以明确;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并建立线索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共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