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30日电(李伯罧、张勃) 眼下正值火龙果成熟丰收时节,走进贵州省罗甸县火龙果种植基地内,漫山的火龙果种植园映入眼帘。一颗颗饱满的火龙果垂挂在翠绿的藤蔓上,宛如悬挂的灯笼,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基地内的景色让人陶醉不已。

图为罗甸县火龙果种植基地
罗甸县位于贵州省南部边陲,南与广西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20℃,无霜期长达335天,为火龙果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罗甸火龙果个头饱满,味道甜美,富含丰富的花青素、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
自本世纪初,罗甸县引进火龙果种植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罗甸县火龙果种植技术日趋完善、火龙果品种不断改良,当前罗甸火龙果的外观、口感及糖度均已到达优异水平,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近年来,罗甸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火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火龙果生态种植园,加强科技赋能,鼓励农旅融合发展,罗甸县火龙果产业发展迈向了新的台阶。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绘就产业底色
在产业发展上,罗甸县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优化当地生态空间,拓展种养结合产业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融合共生的路子。
在沫阳镇,贵州省罗甸县红岩农旅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火龙果+林下养鸡”的生态循环模式,将火龙果种植与土鸡散养完美结合。园区内,果农利用鸡群来啄食杂草、蚜虫等害虫,杜绝喷洒农药,使用鸡粪自然发酵后形成的优质有机肥辅以酵素提升土壤肥力,从源头保障了火龙果的绿色健康。同时,果园内茂密的火龙果藤蔓为鸡群遮挡了烈日,自然掉落的成熟果实为土鸡提供了富含维生素的饲料。食用天然健康食品的土鸡也受到市场追捧,被销往杭州、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

图为沫阳镇火龙果种植基地
农业科技走进田间地头,火龙果生产提“质”增“效”
罗甸县火龙果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产业提质增效效果显著。位于沫阳镇的兆丰山地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引入了植保无人机,全方位监测园区内火龙果长势、养分、病虫害等情况,并监测数据第一时间传输到后台,通过智能分析提出科学的施肥和防治等措施,以满足火龙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下一步,基地将采用智能喷淋系统、智能喷灌系统,实施水肥一体化体系,领先的栽培管理技术让火龙果得到更精准的管护,种植效率大幅提升。
罗甸县龙坪镇板庚村“蜜宝”火龙果种植基地使用夜间LED灯补光技术,通过模拟不同时段的太阳光波,促进光合作用,让火龙果在一年内多结果2-3批次,每亩产量提高1500斤左右。
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位于罗甸县龙坪镇八一村火龙果基地的越秀山庄,依托当地优质的生态环境,探索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走进越秀山庄,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布局规整的民宿木屋,依次伫立在园区内景色最宜人的位置,观光廊道、观景台、游泳池等设施一应俱全。园区内设有火龙果采摘活动,推出火龙果主题餐饮,并不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文娱活动,为居民提供了业余时间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去处,也提升了园区果农的经营收益。
越秀山庄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创新推出“农旅+研学”融合发展模式。针对暑期中小学生群体,基地特别设计了为期一周的“自然探秘”科普实践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实践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
活动期间,学生们可以亲手体验火龙果采摘的乐趣,并在专业农技人员的讲解下,系统了解从育苗、开花到结果的全生长周期知识。
越秀山庄负责人表示,这种沉浸式研学体验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态环保意识。目前,该活动已吸引来自周边城市的300多名学生报名参与,成为当地暑期研学实践的热门选择。
未来,罗甸县还持续推动火龙果生态果园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鼓励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火龙果产业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在广袤的土地上奏响一曲以“生态”“科技”“融合发展”为主旋律的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