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艳阳高照。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写字楼里,工作人员打开手机某外卖App,进入无人机送货专区,点了两杯炒酸奶。下单显示发货地距离7公里,10分钟可送达,配送费6元。
订单另一端位于未来科技城某餐饮商圈。外卖小哥来到迅蚁无人机巢,将打包好的冷饮放进送货无人机的货箱后,无人机升空往西南方向飞去。浙江移动杭州分公司5G技术专家岑曙炜打开电脑,向科技日报记者展示这架送货无人机的飞行轨迹。
6分钟后,无人机缓缓降落在海创园的机巢内,自动卸下货物放入快递柜中。工作人员用密码取出外卖,炒酸奶很完整,一点儿也没有融化。据实地测算,这段送货路程开车需要20多分钟。
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以来,多家快递公司开始在未来科技城运营无人机送快递业务。目前已开通4条航线,运送量日益增长,平均每天运送近40单。
2024年,杭州市政府在未来科技城划设10平方公里低空经济示范区,汇聚多家行业企业,针对通信、导航、气象、监视、安全处置等低空基础设施进行了不间断测试。无人机送货、无人机巡逻、无人机高空侦察、无人机表演……一幅涵盖客货运输、公共服务、文体旅游等多领域的低空应用新图景徐徐打开。
“为了保障600米空域内飞行器正常通信,示范区采用5G-A通感一体技术,通过最新128T通感设备,新增对空波束,提升空域覆盖能力。”岑曙炜介绍,在软件方面,通过算法优化,推动低空网络感知高度升级,实现低空专网与大网普通用户的分层组网,确保实现600米空域的5G-A通信全覆盖。
今年5月,浙江移动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构建起全球首个5G-A+多模态600米低空网络示范区,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实时定位、轨迹追踪以及状态监测,为无人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基于中移凌云平台打造的7×24小时全天候无人机安防管控体系,通过电子围栏、轨迹跟踪、“黑飞”告警等监控体系,依托5G-A基站、雷达、摄像头等多模型监控方式,可实时发现空中“黑飞”无人机并及时作出处置,有效解决当前低空经济发展中的管控痛点。
目前,在完善的5G-A+多模态低空网络基础上,示范区内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各种“低空+”航线混合试运营。从物流配送的“空中动脉”到自主巡检的“云端视角”,从应急救援的“空中桥梁”到运送血液的“空中生命线”,在600米低空逐渐打开的消费新场景,将不断打破想象空间,改变杭州人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