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美妆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欧莱雅于7月30日交出了信息量巨大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
2025年上半年,欧莱雅实现销售额224.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61.91亿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为37.8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11.58亿元),同比增长1.0%,营业利润率上升30个基点,达到21.1%。
此外,欧莱雅在上半年还经历了在中国市场销售额止跌回升、专业美发产品部成为最亮眼板块、香水业务跃居高端业务中的高增品类等转变。
但是,高端业务增长乏力、北亚市场承压的迹象仍不容忽视。
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欧莱雅的“多极化”增长策略是否经得起更长期的检验?
第二季度在华销售额同比增长约3%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经历了连续五个季度的下滑后,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Nicolas Hieronimus)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据悉,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从第一季度的同比微幅下滑逆转为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长约3%。
中国作为欧莱雅集团第二大市场,被公司称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欧莱雅在华业绩曾多年保持增长。2018年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一度同比增长33%。但在2022年和2023年,这一数据降到了5.5%和5.4%。

图片来源:欧莱雅2025年上半年财报截图
此次销售额同比增速回正虽是低数值正增长,但从重拾市场信心、印证“多极化”策略有效性的角度看,对欧莱雅意义重大。
叶鸿慕就表示:“新兴市场的强劲增长、中国市场的轻微反弹以及北美市场的逐步复苏,有效缓解了欧洲市场的预期放缓,再次验证了我们多极化发展模式的有效性。”
不过,中国市场所属的北亚市场仍是公司五大业务区中唯一销售额同比负增长的区域。上半年,北亚市场销售额为53.9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44.84亿元),同比下滑1.1%,第二季度更是同比下滑8.8%。相比之下,拉丁美洲市场与中东非市场分别录得10.3%和10.4%的销售额双位数同比增长,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的销售额则分别同比增长3.4%与2.0%。
在北亚市场,专业美发产品部和皮肤科学美容部表现亮眼。其中,专业美发产品部凭借“Kérastase(卡诗)”的持续成功领跑市场,皮肤科学美容部在“SkinCeuticals(修丽可)”“La Roche-Posay(理肤泉)”“CeraVe(适乐肤)”三大品牌的支撑下,保持“双位数增长”。
香水成高端业务销售额增长“功臣”
相较于区域表现,欧莱雅在业务线条上的结构性变化更引人关注。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四大事业部销售额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但增速差异明显。其中,专业美发产品部表现最为抢眼,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11.5%,成为唯一录得双位数同比增长的部门。上半年,该业务销售额达25.4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0.09亿元),同比增长6.5%,远超其他部门。“Kérastase(卡诗)”“Color Wow”等品牌持续受到消费者青睐,也使得欧莱雅在美发赛道占据领先位置。
曾被视为利润“发动机”的高端化妆品部上半年销售额仅同比增长2%,同比增速逊于大众化妆品部(2.8%)和皮肤科学美容部(3.1%)。高端市场疲软现象在中国市场尤为明显,伴随着中国市场从“增量红利”迈向“存量博弈”,消费者趋于理性消费,高端护肤品类的增长天花板显现,
香水是高端化妆品部手上为数不多的销售额高增品类。欧莱雅香水业务继续保持销售额的两位数同比增长,达11%。
叶鸿慕介绍,“Prada”男士香水与“Miu Miu”(缪缪)首款香水将于下半年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欧莱雅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两项收购,标的分别是英国活性护肤品牌“Medik8”、美国专业护发品牌“Color Wow”,公司以此进一步强化其在皮肤科学与专业美发两大增长引擎上的布局。
不过,外部挑战仍然存在。首先是美国关税问题,叶鸿慕表示,公司将和欧洲领导人沟通寻求豁免。
对于下半年,欧莱雅对市场增长加速持乐观态度,预计公司下半年将继续跑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