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田甜)7月31日,记者从吉林化纤集团获悉,该集团于30日召开第六届创新大会,对2023-2024年度55项创新课题成果及个人给予合计696万元奖励。据了解,这些创新成果累计创效达10.65亿元,推动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9%,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吉林化纤集团共获得国家专利78项,完成各类创新课题880项,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在碳纤维产业领域,吉林化纤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自主开发碳纤维原丝干喷湿法工艺,实现T800稳定生产;碳丝通过“三性”攻关推动35K大丝束成本下降30%,小丝束及25K产品成功替代进口,T700产品则攻克缠绕、编织等领域,目前碳纤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5%。依托“3331”产业布局,其复材及制品在风电叶片主梁碳板、无人机碳纤维结构件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超90%和50%。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应用开发及产业链联合开发,实现了从碳纤维原丝、碳丝到复材制品、化工油剂、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带动原丝、碳丝自用率分别提升至91%和50%。
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成效显著。人造丝产品取得27项国际认证,突破“下一代纤维”生产关键技术,部分产品与同行价差超4000元/吨,高端市场占有率达45%;腈纶纤维与长春应化所、长春工大联合推动纺织应用和工业应用差别化升级,差别化率达35%。其中,首创的“华绒纤维”依托轻、柔、暖、洁、强等特性,链接上下游超百家客户,广泛应用于内衣、家居等终端领域;竹纤维通过联盟体系建设与“三纺”“九样”市场开发,在国际市场打假树真,成为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指定产品。
机制创新为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集团通过建设碳纤维四地研发中心、复材研发中心,强化技术、人才、项目引进,提升创新能力。实施人才激励方案,推进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揭榜挂帅等活动,有效激发员工创新动力。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智改数转”等举措,推动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上半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11%。
吉林化纤集团表示,未来将锚定“十五五”发展目标,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