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日本央行上调通胀预估,日元因加息预期小幅上涨
高盛:关税提高将使美国GDP增速降至1%,美元面临贬值风险
法国外贸银行:美债收益率曲线中期内陡峭化趋势明显
Van Lanschot Kempen:美联储9月降息门槛提高,FOMC内部存在分歧
【机构分析】
新加坡景顺策略师表示,日本央行上调通胀预估,表明未来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升高。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升温是推动日元出现小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日本央行在最新声明中释放出的信号,增加了提前加息的可能性。日本央行有可能最早在10月实现加息。
高盛经济学家估计,关税的提高将导致美国2025年平均有效关税率上升约14个百分点,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再上升3个百分点,至20%左右。预计会对美国经济增长造成压力,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仅约1%,衰退风险约为30%。关税的提高预计会对美国经济增长造成压力,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仅约1%,衰退风险约为30%。由于财政担忧加剧,许多投资者变得更加看跌美元。预计美元将进一步贬值,并建议投资黄金等资产作为法定货币的替代品。美国政府存在较高的预算赤字,短期内净刺激措施可能推动GDP增长。但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资,美国企业盈利有望保持韧性。
法国外贸银行策略师指出,预计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将在中期内变得更为陡峭。这意味着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间的差距将会增大。这种陡峭化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从10月开始降息,且降息的速度会比长期利率下降得更快。预计到2026年6月,政策利率将被调整至2.75%-3.00%区间。美联储7月利率决策会议并未提供足以改变他们对中期利率走势看法的新信息。除了即将到来的非农就业报告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外,本次会议纪要对于评估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方向也至关重要。
Van Lanschot Kempen的策略师表示,在美联储决定于7月利率决议维持利率不变之后,9月份进行降息的门槛已经提升。尽管如此,仍有两位委员投票支持降息25个基点,显示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存在一定的分歧。要实现降息,通货膨胀率应当向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靠拢。但他同时指出,基于预期中的进口关税传导效应,这一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Julius Baer银行经济学家表示,美国经济的增长将会因为私人消费持续疲软以及房地产和设备投资的谨慎态度而放缓。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反弹主要是由于第一季度增长中遇到的进口相关不利因素得到了逆转。美国实施的关税政策被认为是造成这种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第一季度库存大幅增加,然而在第二季度却出现了明显的库存消耗。这一变化促使第二季度经济表现强劲。预期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表示,对降息的必要性提出疑问,特别是考虑到美国股市上涨和个人信贷的动态变化。美国在过去几年中面对一系列的(如利率上升和地区银行危机),但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经济增长势头。
巴克莱表示,人工智能投资的增长和家庭财富的增加可能继续支撑美国经济,尤其是富裕群体的消费支出。
文艺复兴宏观研究分析师认为,美国低失业率可能会给就业市场虚假的安全感。尽管失业率低且稳定,这可能掩盖了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步恶化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