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孙红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31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商务部等6部门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打造标志性扩消费活动品牌,目前已举办国际消费季、精品首发季、服务消费季等专项活动。“购在中国”不仅成为国内居民的消费热词,也成为国际游客的“潮流之选”。
何亚东介绍,概括来看,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政策+活动”协同发力。商务部会同税务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指导各地扩商店、增商品、优服务,为提升“购在中国”吸引力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国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倍,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7200家,比2024年底增长约80%。最近大家可能注意到,走在北京、上海的商场、购物中心,经常能看到办理离境退税业务的外国游客。
二是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相得益彰。各地充分依托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文化特色,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购在中国·地方站”活动近二十场,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如深圳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举办“智慧之夏品牌展”,通过超仿真3D打印机器人、超视觉3D立体画、AI智能眼镜、全屋智能家居等,为消费者展现智能消费创新成果。广西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举办“东盟水果汇聚广西”活动,有效促进产销对接供需适配。
三是商旅文体健多元融合。各地聚焦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四大领域,加强部门联动,统筹各领域优质资源,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如上海举办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推出美食、展览、赛事、旅游、动漫等10项标杆活动,其中“古埃及文明大展”自开展以来,累计接待观众约260万人次。天津举办海河国际消费季,推出“票根优惠计划”,实现展览、演出、赛事等活动联动,释放多场景融合消费潜能。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持续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以更丰富的供给、更优质的服务、更多元的场景,打造购好物、品美食、赏美景、观展演的美好体验,让国内居民和入境游客更好感受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何亚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