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1 19:33:40 股吧网页版
“一页纸”困局,信用评级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投资者付费模式仍或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来源:财联社

  在中国金融市场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信用评级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近期“一页纸” 信评报告的试水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评级机构对于投资者付费模式的探索,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与挑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破解行业“内卷”的当下,“一页纸” 报告的推行虽在短期内可能会让投资者感到不适应,但从长期来看,它或有助于推动评级机构更加注重评级结果的核心要素和关键信息的披露,提高评级报告的质量和可读性。同时,这也可能促使投资者更加关注债券的本质风险,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不过,“一页纸” 报告是否将成为促进行业付费模式转变的催化剂并不明朗。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探寻由发行人主导的付费模式向投资人转型,更多的是要将债券入库的主导权交到投资人机构手中。“目前评级机构分化明显,同时体量较投资机构偏小,无法短时间内在投资人付费端形成新的有区分度的制度安排,与此同时,在债券市场建设方面,尚未完全搭建区分度明显的高收益债券市场,或也将阻碍投资人收费模式的转型。”

  "一页纸"困局,信用评级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近期市场传闻,两家头部信评机构计划从8月起披露简化版的信用评级报告,即仅公开对外呈现 “一页纸” 简化报告。若投资者渴望阅读报告全文,则必须注册成为机构投资者服务平台会员。

  财联社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的确已有头部评级机构向投资者透露接到有关部门窗口指导,要求加速改变收入结构,并简化披露信用评级报告,目前注册及获取报告虽仍免费,但具体何时开启收费模式尚未确定。

  所谓的 “一页纸” 简化报告并非真的仅有一页,实际上它仅披露债券信用评级报告、跟踪评级报告的首页核心内容,通常为2到3页,涵盖主体评级结果、债项评级结果、评级时间等核心要素,以及债项概况、评级观点、评级展望等具体内容,同时还会披露 “优势/正面” 与“关注”事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完整的评级报告全文内容丰富得多,一般在20页左右,会综合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行业发展、公司治理、业务经营情况、财务数据、外部支持、债券偿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给出发行人主体评级与债项评级结论。对于投资者和公众而言,评级报告不仅是了解行业、发行人主体业务发展情况的重要窗口,也是梳理发行人财务指标的关键来源。

  一位评级公司原高管认为,这或许会加大债券市场的不透明度,弱化市场的交易效率,同时提升市场的交易成本。“目前一页纸报告主要是头部机构进行试点,并不存在行业强制执行,会存在部分评级机构不转向该收费模式的情况,因而在市场规律的运作下达到博弈平衡后,一页纸简化报告或更像是头部机构加筑护城河的工具”。

  尽管如此,头部评级机构试水 “一页纸” 信评报告,仍被业内视为国内评级行业转型的重要一步。据了解,近年来监管积极酝酿出台信评行业相关行动纲领,旨在引导改变评级公司收入结构,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付费比例。

  投资者付费模式或存在理想丰满与现实骨感的差距

  “目前在以发行人付费为主流模式下,评级结果分布高度集中,滋生出评级虚高、评级选购(发行人在多家评级公司获取评级结果,选择较高的对外披露)等诸多问题,其中关键一点是评级行业作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一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存在市场化竞争的格局,退出机制不足导致‘僧多粥少’”,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外三大评级机构为例,最终三大评级机构合计市占率超90%,是充分市场化竞争的结果,评级机构积极维护投资者利益,为评级结果买单。

  与此同时,国内发行人付费模式长期主导,更深层次的问题或在于市场生态的不匹配。与美国等成熟市场不同,中国债券投资者结构以商业银行为主,其风险偏好高度趋同。"当大多数投资者都采用相同的内部评级体系时,外部评级的边际价值就大幅降低,这种同质化竞争导致投资者付费模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某国有大行资管部负责人表示。

  2021年8月,《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取消了债项的强制评级要求,但仍保留了主体评级要求。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或仍为评级机构保留了非市场化竞争的窗口,导致评级机构和发行主体的绑定关系加深。“对于议价能力强的主体演变为‘价格战’,对议价能力弱的主体演变为‘评级战’,并未有效形成投资人收益视角的评价立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页纸” 报告是否将成为促进行业付费模式转变的催化剂并不明朗。

  多位投资者坦言,在信用投资领域,影响其付费意愿的关键因素在于信用评级的区分度。“这几年机构对城投债的信用评级区分度不是很高,而产业债投资决策不仅仅依靠外部机构的评级报告,如果让机构付钱才能获取评级报告,我们可能会比较慎重。”

  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过去一些存在争议的地产债基本都获得了 “AAA” 主体评级,他愿意为评级报告付费的重要前提是,报告在准确的基础上,能够为后续投资回报带来超额收益。

  在业内人士看来,付费模式并非问题的核心,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业务也主要是发行人付费,关键在于评级机构是否真正履行了其应有的职责。监管推动的“一页纸”报告模式可能有两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公开简版报告履行了评级公司向市场提供信息、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本职能;二是通过深度报告的收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评级公司成本平衡的问题。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探寻由发行人主导的付费模式向投资人转型,更多的是要将债券入库的主导权交到投资人机构手中,由投资机构的投资业绩对债券的评级结果打分反馈,以此确定评级机构的风险拨备金计提情况,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

  “仅靠评级机构去推动投资人付费模式还远远不够”,有分析人士指出,评级机构较发行人和投资机构的话语权相对较弱,体量也偏小,无法短时间内在投资人付费端形成新的有区分度的制度安排。从更深层次去看,国内投资机构风险偏好一致,机构行为趋同或也难以短期转变,与此同时,在债券市场建设方面,尚未完全搭建区分度明显的高收益债券市场,或也将阻碍投资人收费模式的转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