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雨萌
“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充电枪)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充电枪)1200.4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7月31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全年的充电量预计与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相当。
刘明阳称,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强工作统筹和政策谋划,持续完善充电网络,提高设施运营服务质量,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
谈及今年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情况,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介绍,据监测,今年上半年,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民营企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能源投资不断“向绿向新”聚集。具体来看,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新能源发电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70%,东中部地区分布式光伏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光热发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
二是电力供应保障投资持续扩大。上半年,煤电、核电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华东、华中、内蒙古西部一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成投产。电网、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保持稳步增长,160多项迎峰度夏电网重点工程按期投产,多条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四川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华北、华东、西北、东北电网一批省间联络线工程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三是能源新业态投资加快释放。上半年,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吉林省多个在建绿氢项目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9个试点城市加快推进智能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
四是能源领域民营企业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7.8%。民营企业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等领域投资加快释放,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都在40%以上,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集中式光伏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5%左右。
从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看,邢翼腾介绍,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装机保持快速增长。继3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后,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今年上半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较去年同期翻一番。
当前,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系统调峰、电力保供压力不断增大,发展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客观需要。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介绍,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从装机规模来看,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分区域来看,华北、西北、南方地区是上半年新型储能主要增长区,占全国新增装机80%以上。从调用情况来看,据电网公司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570小时,同比增加超过100小时。
边广琦称,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进一步拓展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提升调度运用水平,加快完善市场机制,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