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的“2025中国餐饮城市行”广州站暨《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5》新书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餐饮行业仍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商务宴请需求下降重塑餐饮消费结构,外卖补贴大战加速渠道变革,智能技术深度渗透运营环节。
“餐饮行业在服务消费中举足轻重,餐饮板块是重要的抓手和切入口。”广州市商务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王小华表示,大湾区是中国餐饮创新的沃土。广州不仅是美食地标,更已成为餐饮行业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的策源地,为全国餐饮升级提供“湾区经验”。接下来,广州商务部门将锚定三大方向:持续擦亮“食在广州”金字招牌、拓展国际美食版图以及打造“美食+”活动矩阵。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谭海城表示,目前餐饮业正处于困难且关键的时期,接下来要如何促进消费、健康饮食、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广东省餐饮协会将联合全省6家产业链协会发布联合倡议书,经征询参会嘉宾意见后计划于近日向省相关部门进行专题汇报。
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表示,今年是红餐创立的第18个年头,也是《中国餐饮发展报告》正式出版的第5年。作为关注餐饮、研究餐饮、从事餐饮必备的“红宝书”,《中国餐饮发展报告》系列书籍连续4年畅销,截至目前总销量超6万册,触达人数累计超60万人。
红餐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樊宁介绍,目前餐饮行业呈现出5大发展趋势:餐饮行业的连锁化率与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特色化、地域化餐饮逐步崛起;精细化运营已经成为餐饮品牌需要研究重要的课题;消费动能有待提升,消费者的餐饮消费整体偏保守;随着餐饮行业竞争加剧,品牌力较强的餐饮品牌更能穿越周期。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餐饮新周期,组织力成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如何重构组织力实现逆势增长?
原华为人力资源副总裁吴建国直言,餐饮行业已经迎来新转折点,企业要长期活下去,关键要靠强大的“组织力”。餐饮企业必须要在认知上升级,这三点非常关键:从规模增长到价值增长,规模增长的前提必须是顾客价值的增长;从先事后人到先人后事;从山寨模仿到组织创新。
深圳市烹饪协会会长刘永忠则认为,并非所有餐饮企业都需创新,应依企业基因判断,顺势而为、适者生存,创始人基因会引导企业寻找适合的生存方式。
广州市美食之都促进会会长、食尚国味集团董事长尹江波表示,今年陶陶居业绩有所下滑但利润未降,计划新开4家门店,基于当下餐饮环境的变化和门店的业绩表现,他总结了陶陶居开店的“3个6”模式,即600平方米、600万投资、60个人工,以目标倒推拆解组织与成本。
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半岛餐饮董事长利永周认为,企业需重构经营结构、掌控成本,比如半岛餐饮通过组建多环节生态体系实现成本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