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田甜)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吉林省金融运行总体延续“总量稳、结构优、成本降”的特征,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从总量数据来看,上半年吉林省金融总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2.1亿元。截至6月末,全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845.5亿元,较年初新增730.7亿元。其中,6月当月增长251.3亿元,同比多增84.9亿元。
在机构层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银行信贷增势较好,分别同比增长15.1%和13.7%,上半年合计新增669.1亿元,同比多增72.6亿元,为稳定全省贷款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借贷主体看,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是信贷增长主体,同比增长5.7%,较年初新增439.7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六成以上,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存款方面,6月末全省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735.2亿元,同比增长8.3%,住户、非金融企业及广义政府存款结构保持均衡发展。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系统加大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因地制宜挖掘信贷增长点。在科技创新领域,全省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7%,其中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贷款增速达34%;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7.9%,其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0.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方面,全省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0.6%,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社会融资成本方面,上半年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8%,同比下降39个基点;6月份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4%,同比下降37个基点,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将继续执行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动信贷在稳总量、优结构、降成本上持续发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