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 7月30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迎来重要调整,剔除CXO(医药外包服务)企业,并提升指数调样频率。此次修订将于8月12日实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指数的投资价值,精准反映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具体来看,一是选样空间修订为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生产等领域(不含医药外包服务)的港股通股票;二是样本股定期调整规则修订为季度定期调整,于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实施。
对此,银华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创新药ETF基金经理马君认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CXO企业、聚焦创新药制药公司,“提纯”后锐度更高弹性更大,或更能作为产业领军者反映本轮国内创新药企升级“出海”的产业趋势。她表示,创新药制药公司作为创新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享有研发过程中BD,产品上市后销售全过程的收益,业绩弹性更大,产业先锋代表性更强。而近年来国产创新药板块估值重塑的一大核心驱动来源于创新制药企业研发实力增强后,对海外药企的授权交易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
此外,马君认为,指数高频调样或更能体现国产创新药行业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蜕变,或可更及时地反映我国优质创新药制药企业的产业龙头表现,有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弹性更高的布局工具。“作为新兴产业的一大代表,国产创新药行业处于蓬勃发展期,市场格局未定,任何一家优质创新药企或都有望通过产品升级获得资金青睐,进而提振资本市场市值。”
展望后市,从短期来看,创新药产业景气度基本面利好也在扩散。仿创药企也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逻辑。近日,仿创龙头落地的大额BD交易让市场意识到中国创新药不仅仅在ADC、PD(L)-1 Plus、减肥药等领域实现突破,在其他领域可能也有较大出海潜力。同时,仿制药集采也开始“反内卷”、兼顾质量与价格。在此背景下,兼具业绩和BD且估值相对低位的仿创药企预计将迎来价值修复。与此同时,产业链的CXO企业也受益于景气度向上,龙头业绩超预期并上修全年业绩预期。
从长期来看,创新药长期投资价值或得到产业景气度支撑。中国创新药十年来厚积薄发,研发实力得到认可基本成为市场共识,2025年以来创新药BD交易金额直逼2024年全年,国产创新药研发实力不再是散点突破,而是具有“全方位突围”的架势。当前创新药合作刚刚开始,随着未来产业景气度的逐步兑现,创新药长期投资价值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涨,相关ETF也受到了资金高度关注。
银华基金旗下创新药投资工具布局丰富,既有代表创新药产业整体表现的创新药ETF,又有代表创新药产业先锋表现的港股创新药ETF。7月29日,银华基金旗下创新药ETF(159992)成交额超7.07亿元,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成交额更是达到了27.30亿元,资金交投情绪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