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1 04:03:00 股吧网页版
东莞疾控深夜发文:呼吁全市市民群众安装纱门、纱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7月31日晚,广东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关于加装纱门、纱窗的倡议书》:

  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出现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危害人民群众健康。这两种疾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传播(以白纹伊蚊为主,俗称“花蚊子”),传播快、危害大。为守护您和家人健康,呼吁全市市民群众即刻行动起来,家居门窗争取安装纱门、纱窗,破损处及时修补,傍晚和清晨(伊蚊活跃时段)尽量关闭门窗,或使用纱窗通风。

  睡觉时建议使用蚊帐,特别是儿童、老人等易感人群,睡前掖好蚊帐边角,可有效隔绝蚊虫。倡导全市出租屋房东主动为租户加装纱门、纱窗等防蚊物理设施,共同维护社区健康环境。

  31日稍早,东莞疾控发文称,目前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高发季节,截至7月31日12时,以下区域存在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请市民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呼吁市民朋友们积极参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控,做好防蚊灭蚊:

  一、请上述区域的市民朋友们、相关单位做好这些防范措施:

  1、请在上述区域生活、工作或活动的市民朋友们注意做好个人防蚊灭蚊,外出建议穿长衣长裤或喷洒驱蚊水;积极行动,清理住家及周围积水,清除或倒置各种闲置可积水容器,保持环境整洁。家中建议使用灭蚊片、驱蚊水、电蚊拍、喷雾罐、杀虫剂等,并使用纱门纱窗。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主动告知居住在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处置区,并配合开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相关检测。

  2、请上述区域及周边的机团单位、物业小区、公园和公共外环境管理单位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及时清理卫生死角,清运各类垃圾杂物,全面清除各类积水,减少蚊虫栖息和孳生的条件。定期开展灭蚊工作,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

  3、请各医疗机构,特别是上述区域周边医疗机构加强门诊预检分诊和发热/皮疹病例监测,发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等症状病例时及时开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相关检测排查,做到病例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倡议市民朋友们积极参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控,做好这些防范措施:

  (一)清除积水

  1. 注意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2. 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3. 家用贮水容器每3-5天应更换一次,并彻底清洗容器内壁;

  4. 水生植物每3-5天换水一次,并清洗干净植物根须和瓶底,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消灭蚊虫

  1. 家庭

  家庭灭蚊首选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

  使用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

  2. 小区、工地、社区等集体单位

  定期组织队伍喷洒药物灭杀成蚊,在不可清除积水区域投放灭蚊蚴剂。物业公司也可聘请专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提供服务,特别不要遗漏地下室、下水道、楼顶等容易被忽略的区域。

  (三)预防叮咬

  1. 居家安装防蚊纱窗纱门、挂蚊帐。

  2. 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上午7时至10时,下午4时至7时)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并于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

  (四)外出旅游,做好防范

  1. 出发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流行情况。

  2. 旅行期间:全程做好防蚊,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3. 返莞后:在返莞后14天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以及同行人员的健康状况。

  (五)配合做好监测工作

  1.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并配合开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相关检测。

  2.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时,应主动告知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并配合清理有蚊虫幼虫的阳性积水。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东莞疾控公众号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