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31日电(张保贺)7月,北方雨季持续与消费需求稳弱相撞,全国蔬菜批发价仅是窄幅震荡,鲜薯低价上市的全国商品薯销地批发价继续走弱。期间,西南混作区新薯出货价周度跌幅持续缩窄;北方种薯生产规模不减且预期看跌;库存偏高的初级薯制品出厂价持续下调。鉴于北方一作区规模种植缩减,叠加坝上暴雨导致部分区域产量下滑,接续全国商品薯价格环比同比均有望转涨,国际市场稳弱将导致国内初级薯制品行情再次下滑。
图1. 新华·中国(定西)马铃薯产业指数全景图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截至2025年7月25日,新华·定西马铃薯淀粉产地批发价格指数为913.12点,月度环比(6月27日,下同)下滑3.54%,月度同比(2024年7月26日,下同)仍然下跌23.01%。同期,定西马铃薯全粉出厂均价为12540.36元/吨,月度环比基本持平,月度同比亦是下滑9.28%。
1.商品薯市场行情
7月份北方区域降雨频次增多,销售成本上涨与消费需求稳弱相撞,使得全国蔬菜批发价继续窄幅震荡。截至2025年7月31日,全国蔬菜销地批发价为4.41元/公斤,月度内波幅控制在2%以内。同期,全国蔬菜月度批发均价为4.38元/公斤,环比微涨0.70%,同比跌幅扩大至8.52%。鉴于雨季持续影响到大田蔬菜生产,接续全国蔬菜批发价或将持续窄幅上涨。
图2. 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季节性图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新华指数研究院
图3. 全国商品薯销地批发价格季节性图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新华指数研究院
西南混作区新薯已然进入集中上市期、中原二作区和北方一作区些许覆膜新薯低价上市,整体导致全国商品薯产销两地批发价持续偏弱运行。截至7月31日,全国商品薯销地批发价格7日均线报2.18元/公斤,月度最大累计跌幅为3.93%。同期,月度均值为2.20元/公斤,环比跌幅为4.17%,同比涨幅扩大至1.57%。
近期不利天气导致华北区域中早熟品种产量下滑,叠加春旱将导致西北区域中晚熟品种产量收窄。然而,西南混作区、中原二作区的马铃薯种植规模稳步上涨,叠加国内马铃薯淀粉库存处于相对高位,或将仅是使得接续全国商品薯产销两地批发价短暂上涨。
2.薯制品市场行情
2025中国马铃薯淀粉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河北承德举办并获悉,国内大型企业收纳了三成库存,无库存压力的初级薯制品加工企业将继续开工生产,对国内商品薯价格起到托底作用。叠加国际市场行情稳弱导致当月国内初级薯制品出厂价下调。
图4. 定西初级薯制品出厂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截至7月25日,定西马铃薯淀粉出厂均价为7180.43元/吨,月度环比下滑3.54%,月度同比下跌23.01%;定西马铃薯全粉出厂均价为12540.36元/吨,月度环比持平,月度同比下跌9.28%。
图5. 我国薯制品进口月度量价全量图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新华指数研究院
伴随欧盟初级薯制品产能提升且国际市场价格下滑,我国对初级薯制品进口增量且进口价格下滑。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进口马铃薯淀粉为1321.80吨,环比上涨15.13%,同比仍下跌31.91%;进口均价为8907.05元/吨(非完税价),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仍上涨13.35%。当月我国进口马铃薯全粉为641.62吨,环比大幅上涨39.71%,同比仍下跌20.29%;进口均价为15939.59元/吨(非完税价),环比下跌0.23%,同比涨幅仍有26.08%。从进口国别来看,相对高价的德国马铃薯淀粉、低价的丹麦马铃薯淀粉等进口增量导致进口均价基本持稳;国内欠缺的马铃薯颗粒粉进口增量且进口均价随行就市。结合国内初级薯制品库存相对高位,新华指数研究院农业市场研究中心预测,国内生产季即将开启且原材料价格低位徘徊,接续全国初级薯制品出厂价格或将持续稳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