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1 06:06:00 股吧网页版
护眼消费渗透全生活场景
来源:经济日报

  数字时代,各类电子设备成为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成年人日均屏幕使用时间已达6.3小时。长时间用眼带来的近视、视疲劳、干眼症等问题日益突出,使得护眼从医疗行为转化为日常保养刚需,护眼产品日益受到关注。

  护眼消费已渗透全生活场景。在办公场景,防蓝光眼镜、人工泪液、抗疲劳眼贴、护眼喷雾等深受喜爱,一些企业甚至批量采购护眼设备作为员工福利;在学习场景,护眼屏、护眼台灯、大路灯、防近视坐姿矫正器、叶黄素软糖等,成为热销爆款;在户外场景,防晒墨镜将护眼与防晒、时尚穿搭绑定,眼部状态不仅关乎健康,也是颜值重要指标。

  创新和技术赋能,给护眼行业带来发展新动力。不少电子产品将硬件护眼和软件护眼作为卖点,通过改变电子屏面板的光源硬件结构,以及智能调节亮度和色彩的护眼模式,来达到一定护眼效果。为了吸引消费者,很多护眼产品进行了创新设计改造,例如给护眼仪增加蓝牙音箱功能,使得护眼产品从功能性工具升级为“品质生活符号”。

  虽然全年龄段人群都存在护眼需求,但白领和学生是两大最主要的护眼产品消费群体。当护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品牌需要跳出“功能性单品”思维,用场景化、年轻化、科技化的手段,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的价值认同。

  当前,护眼产品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行业的繁荣背后也存在概念炒作、夸大其词、虚假宣传等乱象。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护眼产品功效,认准认证证书或检测报告,避免盲目跟风“种草”。想要真正护眼,产品是辅助,科学的用眼方式更加重要。只有从依赖被动补救转向主动防护,我们才能在数字时代更好地享受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乐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