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半年汽车、光伏、钢铁、水泥等行业纷纷高举起“反内卷”大旗后,这一政策指向仍将成为下半年的重点。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产能治理的定调是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现阶段推动产能治理至关重要。”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约74.0%,整体处于2021年以来低位,相较前期高点下降约4.4个百分点。在推动产能治理过程中,围绕钢铁、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是否会通过严格实施环保和能耗标准逐步去化存量产量,并对新增低效产能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推进企业间的整合重组,值得进一步关注。
“反内卷”决心明确
2025年上半年,“反内卷”政策不断升温,从中央层面到部委层面纷纷出手,对重点产业“内卷式”恶性竞争施以重拳。
中央层面,2月10日,国常会研究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政策措施,指出要坚持从供需两侧发力,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23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再次提及破除“内卷”。
部委层面,5月下旬,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李超明确提到,针对内卷式竞争问题症结,发改委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升级。5月底至6月初,在中汽协发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后,工信部随即发声,指出车企无序“价格战”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将加大整治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随后,一汽、东风等17家重点车企作出的“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承诺,工信部亦在7月初开通重点车企账期问题反映窗口。7月3日,工信部召集14家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明确提出依法整治光伏行业无序竞争,推动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完善了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
PPI有望筑底回升
不仅仅是汽车,多个行业都在纷纷跟进“反内卷”的措施:国内头部光伏玻璃厂商6月底宣布减产30%,上游多晶硅厂报价随即回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6月发布《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要求企业加快由“量本位”向“价本位”转变,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治理;中国水泥协会7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能利用率,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7月7日,国资委党委和全国工商联党组共同在北京举办高质量党建引领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暨行业倡议发布会,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共同推动行业转型,摒弃“内卷式”竞争;24日,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推动广东省造纸行业“反内卷”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这也是国内造纸行业发出的第一封“反内卷”倡议书。
号角已经吹响。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重点行业加入产能治理的行列当中。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本轮“反内卷”政策同时涉及煤炭、钢铁、水泥等“老三样”行业与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行业,其中“老三样”行业对PPI的影响力更高。自7月1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召开后,以焦煤、螺纹钢、多晶硅、碳酸锂为代表的各类反内卷行业相关商品价格已经开启一轮强势上涨周期,预计伴随后续“反内卷”政策的持续推进,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涨动能具有一定持续性。假设到年底螺纹钢、焦煤、动力煤价格分别上涨至3900元/吨、1200元/吨、700元/吨,预计下半年PPI同比将逐季回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年内PPI同比读数的底部在2025年6月虽然大概率已经确认,但后续PPI回升弹性和持久性仍然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和内需端逆周期政策的配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