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有三点:
1、海外BD持续超预期:石药集团将临床前口服GLP1小分子授权给Madrigal,首付款1.2亿美元创同类纪录,凸显中国技术平台溢价能力。
2、治疗范式突破:舒泰神的C5a抗体。BDB-001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管炎治疗中头对头击败激素疗法,完全缓解率提升10倍,为皮下制剂出海奠定基础。
3、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表示,支持高水平的创新药,在上市初期取得和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实际上就是比较满意的一个价格水平。而且对于高水平的创新药,设置一定价格稳定期。第二方面,从挂网流程方面我们给予积极支持,包括采取一省受理各地通行这种联审通办的模式,来助力新药快速推向临床。
截至2025年8月1日 10:03,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上涨0.81%,成分股固生堂(02273)上涨5.17%,亚盛医药-B(06855)上涨4.38%,石药集团(01093)上涨3.43%,康方生物(09926)上涨3.17%,锦欣生殖(01951)上涨2.70%。香港医药ETF(513700)上涨1.38%,最新价报0.74元。
华安证券指出,在医药板块,创新的硬科技依旧会是市场的主要方向之一,创新板块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AI医疗等,也包括新技术的脑机接口、机器人和干细胞等细分的方向。在创新药板块引发市场对医药板块关注的同时,我们一方面着眼于创新药标的持续挖掘,接下来我们认为药品公司的思路会聚焦“药品龙头公司(具备技术平台+大市值)+存量药品业务稳定而有额外新增量如投资参股、BD等参与了创新(原料药公司参与的创新品种有新进展,例如华海药业、仙琚制药、吉贝尔等)”;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关注筹码结构出清而低估值的标的,拉长到2025年底维度看,一些标的也相对容易跑出绝对收益(冷门的IVD、器械等)。
香港医药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医药卫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康方生物(09926)、中国生物制药(01177)、石药集团(01093)、京东健康(06618)、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药明康德(023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91%。
香港医药ETF(513700),场外联接A:021088;联接C:021089;联接I:02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