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能繁母牛存栏降至十年低位,牛价进入三年上行周期,原奶价格跌破成本线触发产能去化,现代牧业等龙头2025年有望迎来利润拐点。
截至2025年8月1日 10:27,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上涨0.32%,成分股蔚蓝生物(603739)上涨3.86%,海利生物(603718)上涨3.24%,美农生物(301156)上涨2.59%,金河生物(002688)上涨2.45%,溢多利(300381)上涨2.32%。畜牧ETF(159867)上涨0.32%,最新价报0.64元。
此外关于生猪方面,华鑫证券指出,6月以来的价格上走,验证了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仔猪腹泻略严重,支撑6-8月价格,今年整体的价格高位说明去年实质上量少;叠加从目前开始的限产降产,支撑明年Q2之后的价格,预计此波盈利周期被拉长。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优质企业凭“低成本+强资金链”脱颖而出,长期具备高质量发展潜力。短期聚焦政策兑现,关注去产能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生猪行业的主要投资机会来自政策端的驱动。当前农业农村部已明确提出控制新增产能的基调,并通过环保、土地与能耗等手段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这一系列举措有望加速中小散养户以及高成本产能的出清,进而对价格形成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具备成本优势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将率先受益,有望在震荡市中获得相对收益。
生猪行业已明确步入一个以“去产能+强者恒强”为主线的稳态发展阶段。在没有显著新增需求的前提下,市场将围绕存量份额展开再分配,低效与高成本的产能被逐步淘汰,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优质企业的标准越来越清晰:一是必须具备低成本的养殖能力,能够穿越价格周期保持盈利;二是要有充裕的资金储备,应对突发政策或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真正值得布局的,是那些有能力在调整期内巩固成本优势、扩大市占率、并持续优化管理效率的公司。随着行业格局趋稳,这类企业将在未来的盈利分配中占据更大份额,构成穿越周期的长期优质资产。
畜牧ETF紧密跟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中证畜牧养殖指数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牧原股份(002714)、温氏股份(300498)、海大集团(002311)、梅花生物(600873)、新希望(000876)、大北农(002385)、圣农发展(002299)、生物股份(600201)、天康生物(002100)、唐人神(00256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