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里屯,国际小众特色品牌纷纷扎根,为追求时尚与独特的消费者带来全新购物体验;上海新天地,跨国运动品牌“首店”不仅售卖商品,还提供专业体测服务和训练建议;重庆观音桥,一批全新的概念店与夜经济联动,为城市夜生活增添璀璨光芒……“首店经济”正成为一股强劲新势力,为城市商业提质升级、加速释放内需潜能注入新活力。
所谓“首店”,是指某一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品牌在特定区域内开设的第一家门店。“首店经济”则是指,一系列新品牌、新产品、新业态涌现,释放品牌价值、创新魅力、集聚效应等,促进消费能级跃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首店经济”出圈,源于多方因素推动。从需求端着眼,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消费趋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从供给侧看,无论是舌尖上的新美食,还是服饰上的独领风骚,再或是潮玩领域的大胆创新,一系列“首店”都能让消费者找到与众不同的体验和乐趣。新奇特的“首店”吸引“新新人类”打卡与分享,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迅速提升知名度,更为后续市场拓展打下有力基础。持续上新的“首店”提供多元的消费新选择,“首店经济”为城市商圈摆脱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突围带来新机遇,更能提升地方商业的吸引力和消费引领力。
政策支持更为“首店经济”发展提供沃土。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从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真金白银”补助、打造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为“首店”品牌落地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前5月,北京全市新增落地“首店”近400家;2025年一季度,上海新增“首店”173家;近三年,重庆集聚落地品牌“首店”892家……政策精准发力,极大地激发了品牌方开设“首店”的积极性,现象级“首店”更成为展示城市新形象、新魅力的一扇窗。
尽管“首店”火热,但也要清醒把控“长期价值”。尤其要跳出“靠新鲜感引流”的短视逻辑,秉承“精耕细作”的长远统筹。在具体操作中,要注重城市气质与品牌定位的契合度,吸引符合本地发展方略的品牌和业态,引导“首店经济”与城市一同发展。还要积极鼓励“首店”在产品和服务上“更上一层楼”,在经营模式和消费体验上探索破界,以保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要持续优化成长生态,引导“首店”资源合理分布,促进“首店”与其他商户协同发展,打造功能互补、融合共生、氛围浓厚的消费生态圈,让更多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首店”从打卡沉淀为刚需,推动“首店经济”更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强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