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谴责市场上的非理性炒作行为。”7月30日,国内三大钢铁企业掀起一场“反投机炒作”行动——太钢集团、中信泰富特钢和青拓集团发布《关于维护钼产业链健康发展的联合声明》,宣布暂停钼铁采购,直指近期钼铁价格的快速上涨。
7月31日,60%钼铁价格已攀升至27.3万元/吨-28万元/吨,近4个月涨幅高达35%。与此同时,含钼铁的316热轧钢材今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7月初吨毛利亏损达800元以上。
“三大钢企联合抵制,这在业内实在罕见。”一位不愿具名的特钢行业人士介绍,钼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是钢铁行业,因为添加量不大,小金属涨价对下游钢铁的整体成本影响可控,但这一波钼铁涨幅并非理性,更多的是贸易商捂货惜售,导致价格快速上涨,下游成本压力攀升。
钼铁价格快速上涨下游成本压力攀升
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的钼,是高端不锈钢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添加0.3%-0.5%的钼即可使钢材强度提升30%,耐腐蚀性提高50%以上。不锈钢和特钢消耗的钼,约占全球钼消费量的51%。
“不锈钢中,含钼钢主要是316系不锈钢和双相钢,316系含钼量普遍为2%-3%,双相钢含钼量通常为3%-5%。”上述人士介绍,随着高端制造对钢材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不锈钢和特钢对钼的需求量持续攀升。
从今年4月价格触底以来,钼价已经连续三个月上涨。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7月31日,45%-50%以上钼精矿4280元/吨-4365元/吨,价格创2023年8月以来新高。60%钼铁价格同步走高至27.3万元/吨-28万元/吨,近4个月涨幅高达35%。
“这一波钼铁上涨是非理性的,更多的是贸易商捂货惜售。”一位钢企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钼铁价格快速上涨已脱离实际供需关系,导致下游成本压力攀升。
据Mysteel数据,2025年以来,316热轧钢材毛利持续为亏损状态,7月初每吨毛利亏损达800元以上。
《关于维护钼产业链健康发展的联合声明》中也提到,近期受到钼精矿价格波动影响,钼铁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对下游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太钢集团、中信泰富特钢和青拓集团作为国内钼铁的主要用户,对此高度关注,并强烈谴责市场上的非理性炒作行为。
钢企暂停采购呼吁各方回归理性
太钢集团、中信泰富特钢和青拓集团宣布,为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将暂停钼铁采购,同时呼吁所有市场参与者,抵制投机炒作,回归基本面定价,确保价格反映真实供需;加强行业自律与合作,共同稳定钼精矿和钼铁等关键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推动建立长期、健康的产业链机制,保障各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也迅速响应,发文呼吁行业各方共同抵制扰乱市场的行为,推动钼产业链与钢铁行业协同发展,积极参与行业对话,响应国家“反内卷”号召,确保钼铁及其他关键材料的供应稳定与价格合理,实现钼行业与钢铁行业的合作共赢。
从市场供需看,全球主要钼矿企业因环保成本上升和深部开采技术瓶颈,扩产速度滞后。2024年,我国钼精矿产量同比增长3%,而国内需求量增幅达8%,且新能源领域成为核心驱动力。例如,光伏薄膜电池(CIGS)对钼靶材的需求激增,半导体制造中钼基合金使用量扩大,叠加风电铸件、电动汽车电池组件对高强钢的需求,2024年国内钼消费总量创历史新高。
“从近期采购价格来看,原料市场集中在高位成交。”上海有色网分析师李加会分析,7月国内钢厂钼铁招标量已经超过1.3万吨,需求较好,加之钼精矿供应偏紧,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