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1 16:55:00 股吧网页版
8月1日“大限”已至,怎么看特朗普关税战“战绩”?
来源:上观新闻

  8月1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对贸易伙伴设定的关税谈判最后期限。截至目前,包括英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同特朗普政府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和欧盟也达成一项框架贸易协议。而对于暂时还没有同美国谈妥,或是在某些议题上拒绝“站队”美国的国家,特朗普继续用加征关税作为威胁。

  然而,对于已经初步达成协议的贸易伙伴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战”就结束了吗?而对于因为还没谈拢而被加税的国家来说,特朗普的威胁有用吗?

持续“敲打”贸易伙伴

  在7月的最后几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密集宣布与贸易伙伴的谈判“成果”。

  据央视新闻报道,继7月27日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后,当地时间7月30日,特朗普又发文称已与韩国达成“全面完整”的贸易协议。

  与此同时,美国继续用加税“敲打”尚未达成协议的贸易伙伴。7月30日,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外加罚金”。另外,根据他当天签署的行政令,巴西将面临50%的关税。

  特朗普还签署行政令,宣布从8月1日起对进口的铜半成品和铜含量高的衍生品统一征收50%的关税;从8月29日起终止对价值在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

  加拿大总理卡尼7月30日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后,特朗普威胁称加方此举将增大美加达成贸易协议的难度。他同时还签署行政令,将加拿大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

单边主义冲击全球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美洲研究室副主任柯静看来,特朗普近来密集宣布的关税政策是一场以“美国优先”之名,对全球经济规则肆无忌惮的单边主义冲击。

  柯静指出,美国加码施压印度,是因为印度在农产品、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同美国长期存在结构性摩擦。而“单挑”巴西则有着更复杂的政治考量,一方面与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受审,美国试图借高关税施压卢拉政府有关,另一方面由于两国在农业出口方面的竞争关系,特朗普希望向国内支持者展示“护农”成果。与此同时,美方还将同属于金砖国家的印度和巴西视为推动“去美元化”并挑战美国全球经济主导地位的“角色”。

  而对于已经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即便迈过8月1日这一节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始终高悬。

  即便是15%的关税,也依然比原本的10%明显上调。倘若仔细盘点已经达成的贸易协议,美国的要求几乎都少不了对美投资、购买美国能源、对美开放市场这三项。“对美投资,意在提振美国本土制造业与就业;购买美国能源,意在拓展美国能源出口市场;开放对美市场,意在扩大美国商品的海外准入空间。”柯静表示,“某种程度上,这已将传统的贸易谈判异化为‘购买美国’的商业交易。”

  而这些谈判达成的协议大部分没有成文文件,显现出对规则程序的淡化,非对称性明显。柯静指出,多个协议内容存在较大分歧,例如美日围绕所谓“5500亿美元投资承诺”就存在显著的认知偏差。而特朗普政府早已为可能的争议找好了说辞,称如果未来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离“既定理解”的情况,美国将随时恢复惩罚性“对等关税”。

“美国优先”害人害己

  对于美国来说,已经达成的贸易协议具备了某种“打样”的意义。接下来,美国政府势必继续围绕“美国优先”的核心逻辑向其他贸易对象,尤其是高度依赖美国市场或在安全、地缘政治上对美有所期待的国家施压。

  但在柯静看来,倘若美国反复使用这样的策略,从长远来看可能促使相关国家推动区域自贸安排,规避美国单边行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美方一旦走得过远,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的‘去美化’进程加速,促使关键产业链向其他更具政策可预测性的市场迁移,对美国的产业布局、出口能力乃至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造成结构性反噬。” 而碎片化的双边协议也将导致关税规则高度不对称,令依赖全球协作的汽车、电子等行业难以稳定布局,企业面临较大的战略不确定性。

  柯静表示,“特朗普将美国关税政策重新拉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的高关税时代。这不仅代表了对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的严重倒退,也对现行多边贸易规则构成了赤裸裸的挑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