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自全国部署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来,江苏金融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周密筹划,推动金融资源、惠企政策精准高效直达广大经营主体,促进江苏省小微企业金融可得性和满意度再上新台阶。目前,江苏省已组织主动走访企业40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1.9万亿元,成效位居全国前列。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
聚焦四类重点客群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一是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构建服务实体经济“五促进五优化”工作体系,开展科技型企业首贷扩面专项行动,推动监管力量和金融资源向民营经济集聚,6月末江苏全省银行业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二是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积极应对国际经贸形势变化,联合相关部门在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下成立外贸专项工作组,先后出台“深化协调机制加大外贸支持12条”“加强对外贸易金融服务12条”等专项政策,助力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今年以来已为2.7万户外贸企业提供授信近5000亿元、发放贷款超2500亿元,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超500亿美元。
三是开展微型客群梯度服务。会同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融资对接行动,针对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个体工商户分别实施筑基工程、提档工程、领航工程,指导金融机构做好递进式支持,6月末个体工商户贷款户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3万户。
四是选育人才赋能乡村振兴。抓住“农村金融人才”关键核心,谋划实施全省金融人才赋能乡村振兴专项行动,通过“人才赋能+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形成“1名金融人才+N名金融明白人”的服务格局。
探索四大服务创新推动金融服务质效跃升
一是创新精细化画像体系,变企业信息为融资信用。会同发改等部门加大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将协调机制企业筛选“五项标准”与企业纳税、水电、交易等多类数据交叉验证,形成客户画像推送银行,提高申贷、审贷、续贷效率。
二是创新多元化产品矩阵,满足企业全方位需求。联合财政部门升级小微贷、苏贸贷等政银合作产品,进一步强化增信分险,累放贷款已超6500亿元。指导银行探索“数据+”“专利+”等融资新模式,进一步加大信用贷款投放,通过协调机制办理企业信用贷款超5900亿元。
三是创新特色化银企活动,助力企业发展转型。组织银行参加商务部门“苏新消费”“外贸优品中华行”等展会活动,宣讲金融支持政策,助力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提振消费活力。组织头部电商平台交流,通过平台政策、实战案例、资源对接等主题分享,为企业拓宽市场开出“数字良方”。
四是创新综合化金服平台,促进丰富融资供给。升级“苏易融”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推出科技型企业、外贸企业、普惠保险等信贷保险产品便捷通,嵌入800余款特色金融产品,为企业查询、申贷、投保提供便利。
建优三项保障机制做到三个迅捷确保高效运行
一是建优激励保障机制,推动银行能贷会贷。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银行落实小微融资协调机制成效作为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评价重要一环,鼓励银行优化绩效考核、增加专项费用,调动工作积极性。督促银行进一步细化尽职免责标准及流程,免除基层信贷人员后顾之忧。二是建优减费让利机制,推动贷款能惠则惠。鼓励银行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幅度,今年以来全省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较去年下降34BP。率先出台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阶段性续贷通知,建立续贷政策落实专项监测机制,推动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目前协调机制已为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超5600亿元。三是建优纾困帮扶机制,推动困难能解尽解。开展企业贷前“联合问诊”,帮助部分企业修复信用,将暂不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纳入“辅导清单”,形成“辅导帮扶——二次推送”的跟踪服务模式。配套建立重点外贸企业阶段性帮扶机制,建立市县协办、部门协同、金融协作“直通车”,“一户一策”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为确保协调机制高效运行,江苏金融监管局力争做到“三个迅捷有力”,一是落实部署迅捷有力。联合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委金融办第一时间建立工作机制,制定江苏实施方案,配套金融监管联动协调机制,指导银行靠前发力做好金融服务。依托“江苏小微企业融资一网通”走访对接系统,实现金融服务“码上办”。定期开展培训会、调度会、督导会,调优推进策略,促进工作机制顺畅运行。二是走访对接迅捷有力。第一时间推动各级专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以“银行+政府”“服务专员+金融顾问”形式走商圈、跑园区、下农村,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渗透率。协同省委金融办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场”活动,组织系列银企对接会、政策宣讲会、金融知识培训,主动把企业请进来,现场解决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已开展系列银企对接活动近50场。三是政策宣贯迅捷有力。开展“四个一”宣传行动,以服务指南、产品手册、宣传折页、典型案例等形式扩大活动知晓面。通过简报专刊、主题宣传等方式,促进银行经验交流、锻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