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1 21:58:30 股吧网页版
【财经分析】“铜关税”落地 美铜大幅回落后库存何时回流市场?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8月1日电(记者王小璐)7月30日美国“铜关税”落地之后,因铜输入材料和铜废料等未纳入加征关税范畴,市场预期落空,COMEX铜主力合约大幅回落,30日当日便跌超18%,目前盘面价格较24日高点已跌近30%。

  而此前因关税预期涌入美国的巨量精炼铜库存或将面临回流,对国内及欧洲铜市场产生供应压力,但短期内迅速流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美铜价格大跌与伦铜价差缩小至1%

  据报道,美国白宫7月30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公告,宣布对几类进口铜产品征收关税。自8月1日起对进口铜半成品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普遍征收50%的关税,但铜输入材料(例如铜矿石、精矿、锍铜、阴极铜和阳极铜)和铜废料不受“232条款”或对等关税约束。

  该消息发布之后COMEX铜主力合约当日大幅下跌,而沪铜和伦铜价格并未产生大幅波动。

  “原先市场预期美国方面要对精铜征收50%关税,使得COMEX铜对标伦铜以及沪铜产生近30%的溢价,而本周三白宫方面给出的最终结果是,电解铜(即精铜)并未在加征关税范畴之内,因此COMEX铜溢价被迅速打回,这才造成了美铜大幅下跌而伦铜与沪铜下跌有限的情况。”华泰期货研究员师橙告诉记者。

  建信期货研报指出,市场从今年2月25日特朗普提出对美国铜进口展开调查时就开始交易美铜关税这一逻辑,推动了全球铜价上涨以及COMEX-LME溢价,如今预期落空,美铜高溢价向正常范围回归。

  从价差角度看,美铜显著回落后,与伦铜价差大幅走缩至不足150美元/吨,溢价约1%。师橙表示,美铜已大幅回归基本面,但与伦铜仍存在一定价差。后续由于美国市场库存相对偏高,若需求无法明显走强,高库存将持续令美铜承压,甚至可能使我国国内市场或伦敦市场对美国市场存在溢价,进而导致美铜再度流出。

  美铜库存短期流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COMEX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COMEX仓库的铜库存总量达到了255948短吨,为200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宏源期货分析师王文虎表示,美铜高库存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美铜加工仍需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消化,倘若不考虑美铜出口,可能需要半年左右时间来消化。倘若美铜价格低于伦铜价格且价差可以完全覆盖转运成本,美铜则可能出现出口,才能加速美铜库存的消化。

  师橙认为,美铜何时流回市场取决于其他地区铜价对美铜的溢价何时出现,即进口窗口何时打开。从当前国内消费情况来看,进口窗口开启或仍需时日,因此库存短时内迅速流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虽然美铜库存何时回流存不确定性,但对新增库存势必会产生影响。事实上,市场反应极为迅速,据上海有色网(SMM)今日消息,因COMEX铜对LME铜价差崩塌,大量原本交付COMEX仓库的电解铜转向入库至新奥尔良的LME交割库。近两日LME新奥尔良仓库仓储空间已全部预定告罄。

  全球铜市格局受影响价格走势震荡偏强

  从供需面来看,中信期货研报指出,铜矿供应仍然偏紧,铜矿加工费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且粗铜加工费低位,原料供应紧张。同时,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Kamoa-Kakula)铜矿下调全年产量,带动全球铜矿供应增量进一步下调。需求端淡季背景下铜杆开工率继续下滑,终端消费如家电排产出现明显回落,铜库存近期再度累积,精炼铜供需有所走弱。

  对于未来铜价走势,师橙认为,目前铜价由于受到供应端的限制或仍将处于易涨难跌格局,同时在当前地缘形势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铜的类贵金属属性或许也会被持续激发,例如作为重要战略储备品种。因此未来铜价或仍维持震荡略微偏强格局,年内极端价格不排除触及8.4万元/吨-8.5万元/吨。

  但短期内,铜价仍存在下行压力。王文虎分析,关税引发美国消费端通胀反弹担忧,美联储下半年降息预期概率有所下降,美元指数走强,叠加国内外电解铜总库存量震荡趋升,短期或使铜价仍有下跌空间。

  “重点应关注下半年美国经济、就业和通胀表现,倘若美国经济和就业表现趋弱,关税未推动消费端通胀显著升高,那么美联储将重启降息,或使铜价先弱后强。”王文虎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