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宣布对8月8日及以后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公告》发布不久,10年期、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明显下行。截至8月1日18时30分,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已跌破1.7%。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教授汪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政在短期内可能引发新老券种价格分化,长期或将降低债券资产的相对配置价值。
受访专家同时向记者强调,新政基本不会影响到普通个人投资者,还将缩小不同债券之间的税负差异,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作用。着眼于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恢复征收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既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又兼顾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对个人投资者影响较小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据记者测算,过去一年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到32.6万亿元。恢复征收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无疑将影响到新发行投资者的收益。按照相关规定,利息收入将适用增值税最低档税率6%。
“长期而言,本次政策将降低债券资产的相对配置价值。”汪峰对记者说。在税后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可能逐步调整资产配置策略,转向更具税收优势或其他收益更高的投资品种,从而导致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及风险偏好发生系统性转变。
同时,考虑到《公告》明确对调整之前已发行的债券,将继续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至债券到期。市场普遍预计新政将导致新老券种价格分化。“存量债券因免税优势将获得稀缺性溢价,而新发债券则需通过提高票面利率以补偿税收成本,从而实现市场供需的再平衡。”汪峰对记者说。
债券投资以机构为主,个人投资债券规模较小。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本次政策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较小。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告诉记者,个人投资者取得的利息收入还可适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收入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不用交增值税。“此次政策调整,普通个人投资者不会受到影响。”
“总体来看,此次政策调整是根据当前债券市场发展阶段出台的一项优化之举。”李旭红表示,新政将缩小不同债券之间的税负差异,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作用,促进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具备恢复征税市场条件
在国债等债券市场发展初期,为提高投资者认购积极性和资金筹集效率,我国对其利息收入实施增值税免税政策。在免税政策支持下,我国债券市场取得较快速发展。
2016年的营改增政策是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免收增值税的关键节点,一系列通知和补充通知明确了各类债券利息收入的免税政策,为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税收支持。
李旭红指出,在债券市场发展初期,通过对债券利息收入给予免税等政策,有利于吸引资金进入债券市场,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优化金融市场结构,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增强金融市场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她认为,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持续发展壮大,债券发行和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对政府债券认购踊跃,各类资金竞相涌入,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政策目标已经实现。
“以地方政府债券为例,其认购倍数普遍达到20倍以上,表明市场认购热情高涨,已具备恢复征税的市场条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指出。当前已没有必要继续通过债券利息收入免税政策刺激其发行、流通。
兼顾财政可持续与宏观经济调控需要
恢复对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体现了国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优化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多位受访专家指出,此次调整既考虑了财政可持续性,又兼顾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温来成指出,当前地方政府债券约80%—90%由商业银行持有,从调节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恢复对债券利息收税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同时,该政策的实施还出于应对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疲软的经济现状的考量,降低债券投资收益,有助于引导个人投资者资金向消费领域转移,对促进消费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李旭红也表示,此次政策调整是根据当前债券市场发展阶段出台的一项优化之举,可以缩小不同债券之间的税负差异,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作用,促进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在汪峰看来,减少税收政策对债券市场选择的扭曲,引导资本按风险收益而非税收优惠进行配置,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要求。
汪峰指出,此前国债、地方债及金融债利息免征增值税,而企业债、公司债等利息收入需缴纳增值税,导致不同债券品种的税负差异。新政恢复对三类债券利息征收增值税,缩小了政府信用债券与非政府信用债券的税负差距,促进债券市场税收中性原则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