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欧阳易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获得国际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同,彰显理论共鸣。”在近日举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世界意义”专题研讨会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胡军介绍,“不少国外学者聚焦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论根基、创新突破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启发的学术探讨。研究普遍指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并非凭空产生的环境保护口号,而是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生态智慧,为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行动指南。”胡军举例,美国《每月评论》主编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澳大利亚学者詹姆斯·弗格森等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一项伟大的生动实践;中国不仅在经济建设中高度重视生态服务和环境成本,致力于平衡经济、环境、粮食和健康安全等多重社会需求,也面向世界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担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引领实践共进。”胡军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确定性。“绿色丝绸之路”就是中国参与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范例。过去十多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个个项目不断从愿景变为行动和成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为“全球南方”绿色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
胡军介绍,中国生态文明的创新理念与生动实践在国际社会引发全球传播和世界回响,激发话语共振。中国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倡导,不仅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决心,更通过对美好未来的描绘,触及了全人类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共同期盼。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富有原创性、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话语广受关注,在实践成果认同、治理经验借鉴、价值理念共鸣等方面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播,相关新闻媒体报道和转载数量近年来逐年递增。经初步估算,2024年至今,国际上相关报道和转载量就已达到数万条,覆盖了全球各大洲的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