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山区有很多清澈的小溪,顺势形成了小小的瀑布,别有一番风味。”7月29日,从湖北省襄阳市到神农架林区旅游的李女士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自7月25日开始,李女士便踏上了为期一周的神农架林区避暑之旅。每年暑假,来自湖北省内的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等地,以及众多省外的游客为寻觅一片清凉之地,纷纷前往神农架林区或短期旅游,或在农家小院长住避暑。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平均海拔1700米,森林覆盖率91.1%,夏日平均气温仅20℃,有“华中屋脊”和“华中绿肺”之称。
位于神农架林区的木鱼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发展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接待中心和游客集散地,每年游客接待量占神农架林区游客接待总量的80%以上。
官网资料显示,木鱼镇境内有神农坛、天生桥、官门山、香溪源等多个旅游景区,以及中和滑雪场、龙降坪滑雪场等旅游设施,森林覆盖率94%,年均气温仅11.6℃,形成了“春品茶、夏避暑、秋赏叶、冬娱雪”的全季旅游链。
据了解,木鱼旅游度假区已升级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3年1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确定15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公告》,木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其中。木鱼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木鱼镇党委、政府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作为重要的主导产业,旅游业也成为拉动木鱼镇经济、带动村民增收的主要动力源。相关资料显示,木鱼镇全镇拥有康帝君兰、阿尔卡迪亚等星级宾馆及规模以上酒店32家,香溪水榭、泊隐逸墅、苔痕栖舍、国森民宿等民宿776家,日接待能力超3万人。
不过,木鱼镇地处山区,相关配套设施并没有城市完善,在吸引避暑游客的同时,如何留住游客,丰富夜间生活?这也成为当地政府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
7月25日,木鱼创意自在集市“茶谷”周(7月21日—27日)启动,开展茶文化展、村长带货直播、露天电影院等活动。在市集一角,木鱼镇红花坪村党支部书记王祖清正在展摊前用手机直播,桌上摆着各式袋装茶叶,都是当地深山里种植、采摘的红茶和绿茶等品种。

(木鱼创意自在集市“茶谷”周活动现场。受访者/图)
据木鱼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政府副镇长崔万举介绍,7月11日,以“木鱼一摆万事出彩”为主题的木鱼创意自在市集第二季正式开市,吸引了约40家商户参与,以特色美食、非遗展示、文艺路演等形式丰富避暑游客的夜游生活。
崔万举告诉记者,木鱼创意自在市集以神农架“五谷文化”(酒谷、茶谷、泉谷、蜜谷、药谷)为创意核心,通过探索“文化+旅游+市集”的立体模式,在丰富游客生活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商户日均销售额持续提升。
木鱼镇开展自在市集活动,只是神农架林区开展特色文旅活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松柏镇还在近日开启了2025年消夏美食烧烤季活动,大九湖镇以实景剧《盐道往事》和篝火晚会营造沉浸式夜游体验,下谷坪土家族乡则通过“非遗美食消费季”展示“土家八大碗”制作工艺。
据了解,神农架林区正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带动农业、康养等相关产业发展。
神农架林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神农架林区重点景区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4%,根据2025年预期发展目标,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将达到53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10%。
根据2025年工作计划,神农架林区提出,将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进一步壮大文旅支柱产业。具体包括:实施旅游均衡发展行动,聚焦世界级旅游景区培育,推动景区游向全域游转变;强化“旅游+”“+旅游”复合思维,坚持从供给端发力,深入推进体旅、农旅、城旅、康旅融合发展;顺应青年领潮消费新趋势,大力发展冰雪经济,从需求端开发滑雪、赏雪、娱雪等特色产品,打造中国南方冰雪旅游目的地;实施“神农山居”民宿产业三年行动,打造130家中高端精品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