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比一季度末的29.14万亿元增加了1.53万亿元。不少券商研究机构预判,年末银行理财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
从产品类型看,今年上半年混合类理财产品占比较年初有所提升,但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整体占比仍然不高。多家机构认为,小仓位增加部分权益资产已成为增厚收益的共识,在理财中提升含权类产品占比是大势所趋。
理财产品规模增加但收益率下降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32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累计募集资金36.72万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共有194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4.18万只,较年初增加3.78%,同比增加4.54%;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7.53%。
在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加的同时,收益率却持续下行。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长14.18%。其中,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分别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99亿元和3297亿元。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而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今年年初披露的数据,2024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65%。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合计30.67万亿元,同比增长7.53%,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6.4万亿元,同比下降14.55%。或由于存款利率调降及同业存款利率调控政策出台等因素影响,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预计快速下行,自2024年以来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延续下降趋势,对存量规模形成一定拖累。”国盛证券研究认为,当前低利率特征较为明显,资产收益率不断走低,理财产品收益率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行。
混合类产品占比较年初提升
从理财产品类型结构看,《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每月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在377天至489天之间,为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截至2025年6月末,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规模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为72.86%,较年初增加5.7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4.99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7.20%,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0.32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7万亿元,占比为2.51%,较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0.22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从资产配置情况看,截至2025年6月末,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97万亿元,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18.33万亿元、1.82万亿元、0.78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55.60%、5.52%、2.38%。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依然较小。不过,银行理财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将“固收+”作为重要发力点。例如,中银理财积极布局被动指数跟踪策略的含权产品,标的指数涵盖各类市场主流宽基指数。产品以固收资产夯实基础,搭配不同比例的指数相关权益类资产投资,实现固收增强类、混合类及权益类产品全覆盖,以匹配投资者多样化的收益弹性需求。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表示,从投资性质来看,银行理财的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占比仍然很低。封闭式产品期限进一步拉长,其中久期一年以上产品规模占比达到70%,这与多资产、“固收+”产品规模增加有关,尽管当前银行理财产品仍以固收型产品为主,但小仓位增加部分权益资产已成为增厚收益的共识。
“受资本市场景气度提升、低利率环境下增厚收益诉求增强等因素提振,混合类和权益类规模有所修复,其中混合类较年初增长400亿元至7700亿元,权益类较年初增长100亿元至700亿元。”光大证券研究认为,后续理财中提升含权类产品占比是大势所趋,但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震荡反复。
“脱媒”效应助推理财扩张
展望下半年,多家机构表示,受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规模年末有望突破33万亿元。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判断,一季度债券市场调整是上半年规模增长的拖累项,随着存款降息和居民资金搬家,下半年理财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年底突破33万亿元可能性较大。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表示,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实现10%左右的增长,年末理财规模将达到33万亿元至34万亿元左右,这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2025年监管层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发展,若放开更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理财公司权益投资能力建设,将吸引资金流入;二是当前资产价格回升,各类资管产品规模普遍回升,预计银行理财规模增速维持较高增长;三是2025年居民风险偏好提升趋势显著,存款利率下行使更多存款流向理财等资管产品,预计下半年随着理财产品丰富度提升,支撑理财规模增长;四是随着权益市场回暖、投资策略优化,理财产品业绩基准有望企稳回升,增强吸引力,推动规模回升。
“‘脱媒’力量利于理财规模增长,但下半年扰动因素或有增加。”光大证券研究认为,二季度存款挂牌利率再度调降后,五大行5年期及以内定期存款利率已全面降至1.3%(含)以下,随着存量定期存款陆续到期续做,或持续有潜在存款“脱媒”流向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管产品。与此同时,随着理财估值整改渐近尾声,“真净值”运作模式下,理财收益波动性也将增大并可能影响负债稳定性。另外,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需要关注股市是否能持续向好并激励权益类投资增加以及居民风险偏好边际变化等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