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2 06:05:40 股吧网页版
景区应摒弃“知识灌输”思路 转向让游客“见识增长”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陈雪波 卢志坤

  暑期旅游旺季,山西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古建研学、实景演出、非遗体验等业态成为游客热门选择。然而,淡旺季差异明显、文保压力突出、游客体验待提升等问题仍制约着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山西财经大学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巧艳教授,围绕“流量与留量转化”“地域文化符号挖掘”“夜间经济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赵巧艳提出“情绪旅游”“韧性提升”“全链条体验优化”等理念,为山西文旅转型提供系统性思路。

  流量与留量:从“打卡经济”到“情感共鸣”的跨越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山西通过“又见系列”演出、《黑神话:悟空》游戏联动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关注,但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仍是核心挑战。你认为山西文旅应如何突破这一瓶颈?

  赵巧艳:山西文旅的流量增长确实显著,但“留量”不足的本质在于产品供给与游客需求的错配。当前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是年轻群体,他们追求的是情绪价值、社交属性和个性化体验,而非传统的“走马观花”。要实现转化,需从三个层面重构旅游生态:

  第一,打造“情绪旅游”场景,激活年轻市场。年轻人喜欢通过旅游释放压力、寻找共鸣。山西可依托古建、非遗资源开发沉浸式项目,这类产品能创造独特的情感记忆,促使游客主动分享,形成“二次传播”。

  第二,以“烟火气”重构旅游空间,延长停留时间。山西的古建景点常因文物保护显得过于严肃,游客难以融入当地生活。我们需在景区周边打造市井生活场景。这种“烟火气”不仅能提升游客参与感,还能平衡文保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第三,重构旅游逻辑,从“景点游”转向“城市游”。山西的文旅资源分散,单一景点难以支撑深度体验。应以城市为核心,围绕“一粒盐(运城)”“一朵花(白牡丹)”“一颗土豆(岚县)”等地域符号,打造主题化产品链。例如,将岚县土豆宴与土豆花节结合,开发土豆主题餐厅、文创商店,形成“四季可游”的产业链,避免季节性波动。关键在于,城市定位需聚焦细分市场,形成独特记忆点。

  《中国经营报》:你提到“城市主题化”,能否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如何落地?

  赵巧艳:以杭州为例,其通过“爱情之都”定位,将西湖断桥、万松书院等景点串联成爱情主题线路,所有纪念品、餐饮均围绕这一主题设计,成功将城市品牌化。山西可借鉴此模式,例如将太原定位为“唐风晋韵之都”,在晋祠周边复原唐代市井生活,开发“唐装体验”“古法酿酒”等互动项目;将大同定位为“石刻艺术圣地”,结合云冈石窟推出夜间光影秀与拓印体验。通过符号化IP降低游客认知成本,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需要强调的是,城市主题化需避免“大而全”,转而聚焦细分市场。例如,针对亲子群体,可在忻州开发“土豆主题乐园”,结合农业科普与游乐设施;针对老年群体,在运城盐湖打造“康养度假区”,提供盐疗、温泉等服务。通过分层运营,满足多元化需求。

  文化深度与体验创新:从“知识灌输”到“见识增长”的转换

  《中国经营报》:山西古建资源丰富,但普通游客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度有限。你认为如何将古建文化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体验?

  赵巧艳:这正是山西文旅的痛点——过度强调“历史厚重感”,反而忽视了游客的即时体验。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其一,避免“知识灌输”,转向“见识增长”。多数游客来山西不是为了学习历史,而是为了获得视觉与情感的满足。例如,应县木塔虽历史悠久,但单一塔体的游览体验较弱。可通过数字技术还原木塔建造过程,或设计“木构技艺体验工坊”,让游客亲手拼接榫卯结构,在动手中感受古建智慧。这种“做中学”的模式比单纯讲解更有效。

  其二,深化古建研学,分层满足需求。针对青少年,可开发“古建搭建体验课”,用乐高式模块复原斗拱结构;针对建筑爱好者,推出“古建艺术鉴赏课”,解析营造法式;针对老年群体,设计“晋商文化徒步游”,结合古建与民俗故事。通过分层运营,将古建从“观光点”升级为“文化课堂”。

  其三,用“符号经济”重构旅游IP。山西需避免“千镇一面”的同质化竞争,转而挖掘地域性符号。符号化IP能降低游客认知成本,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中国经营报》:在文保压力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中,如何实现平衡?

  赵巧艳:山西古建多为木构建筑,防火、防虫、防腐蚀是首要任务,这确实限制了旅游开发强度。但限制不等于停滞,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平衡:

  第一,数字化保护与虚拟体验结合。天龙山佛首回家后,山西通过数字技术1∶1还原佛首形态,游客可佩戴VR设备“触摸”文物细节。

  这种“云端游览”既保护了实物,又满足了游客需求。未来可推广至应县木塔、悬空寺等不可移动文物,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闭环。

  限定客流与动态管理。参考敦煌莫高窟的预约制,山西可对小西天、佛光寺等热门古建实施“分时预约+限流”,同时开发周边替代景点。例如,在五台山核心区外建设“仿唐建筑群”,通过复原唐代市井生活,分流游客压力。

  夜间经济与韧性构建:从“单点突破”到“全链优化”的生态升级

  《中国经营报》:山西夜间经济已初步形成规模,但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

  赵巧艳:夜间经济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关键,但需避免“灯光秀+小吃街”的简单复制。山西可探索三大方向:

  其一,文化赋能,打造“主题化夜游”。结合古建、非遗等资源,设计差异化夜游产品。

  其二,科技融合,发展“数字夜游”。利用AR技术,在云冈石窟、永乐宫等景点开发“夜间数字导览”。这种“科技+文化”的模式能吸引年轻群体,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其三,全链优化,完善配套服务。夜间经济需解决交通、安全等痛点。山西可通过“细节升级”提升游客满意度。

  《中国经营报》: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山西如何构建具有韧性的产业生态?

  赵巧艳:文旅韧性体现在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山西需从以下方面发力:山西虽已建成黄河一号、太行一号公路,但县域高铁覆盖不足仍是短板。可参考贵州经验,推动“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同时完善景区内部接驳系统,例如在五台山、壶口瀑布等景点增设缆车或摆渡车,减少游客体力消耗。

  另外,山西文旅专业人才短缺,需加强本地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同时引入外部团队。借鉴江浙地区“故事化营销”经验,提升山西文旅的品牌叙事能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