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2 06:09:20 股吧网页版
这家银行数据要收费了!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日,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摩根大通银行告知多家金融科技初创企业,计划从9月开始对这些企业收取访问银行客户数据的费用。

  此举迅速引发业内广泛关注。银行是否正在推动客户数据的商业化?收费标准如何制定、依据何在?当数据成为“商品”,金融行业的边界和规则又将如何重塑?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分析,从摩根大通自身角度来看,其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保护消费者数据的安全系统,且构建了相关API(应用程序接口),承担了数据使用中的风险,收取费用是为了平衡利益分配;从金融科技企业角度来看,这一举措对金融科技企业冲击巨大,尤其是小型金融科技公司。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作为行业巨头的摩根大通此举可能引发其他银行跟进。如果众多银行开始对数据访问收费,金融科技行业与传统银行的合作模式将被重新定义,行业整体运营成本将大幅攀升。

  降低潜在数据访问成本

  关于收取访问银行客户数据费用的问题,摩根大通发言人表示:“数据中间商持续免费访问我们的零售客户数据,其中90%的时间并非出自客户的要求,然后他们再向第三方收取使用这些数据的费用。如果他们只在因应客户要求的情况下访问有关数据,这将大大降低任何潜在的数据访问费用,并有助于构建更安全的数据共享生态系统。”

  记者了解到,该事件主要涉及到大通银行在美国的零售客户。其背景是,拜登政府时期的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曾制定政策,禁止银行对第三方收取访问消费者数据的费用。多年来,API访问一直是免费的,这使得中间商能够通过向金融科技公司出售连接服务获利。今年5月,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提出一项动议,支持银行业的一项诉讼,该诉讼旨在终止所谓的“开放银行”规则。

  刘斌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从摩根大通自身角度,其投入大量资源构建数据安全系统和API接口,承担风险,因此收取费用是平衡利益分配的尝试,也可能是应对金融科技公司竞争的策略。第二,从金融科技企业角度来看,该举措冲击巨大。部分小型公司数据访问成本可能占全年收入的60%甚至更多,可能破产或被迫压缩成本,调整业务模式。第三,从行业创新来看,高额费用将抬高金融科技企业创新门槛,抑制初创公司的活力和产品多样性。第四,从监管层面来看,美国监管机构立场转变反映出政策博弈的复杂性。需要明确的是,银行无权对“客户数据本身”收费,其收费应仅限于其构建的数据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

  在萨摩耶云科技首席经济学家郑磊看来,摩根大通打造的数据池和应用程序接口本来是用于服务银行客户的,但是大量数据请求来自外部金融科技企业,这些与银行业务关系不大的数据访问消耗了银行的系统资源,提醒银行其实可以针对这部分服务需求收费,这也是一个商业模式。另外,银行承担了数据使用中的风险,以及与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中的支付相关的欺诈索赔增加的成本,为此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是合理的。收费可以确保银行和第三方都能为数据安全的基础设施买单,银行也能更好地维护其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副院长陈兵教授也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通过开放API接口的方式,实现数据能力的商业化输出。以摩根大通为例,其向金融科技公司收费开放客户数据接口的做法,引发了关于数据资产收费合理性的讨论。从本质上看,这种做法属于数据产品的市场交易行为。只要数据的采集合法、用户已知情同意,并在后续的使用与流通中履行了应有的安全保障义务,接口调用与付费机制就属于正常的商业安排,具备合理性。

  数据安全与监管挑战

  随着金融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成为了关键问题。

  陈兵提到,金融数据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公共属性,尤其是国有或参股银行所掌握的数据,往往同时承载着国家金融安全、公共服务管理等职责。因此,这类数据在商业化过程中,需明确界定其“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的界限,不能一概而论。此外,针对API接口开放行为,也应区分其开放范围、调用频次、数据内容是否脱敏、是否需经监管备案等具体细节,确保数据使用既符合法律规范,也有利于维护用户权益。

  从整个行业来看,刘斌告诉记者,摩根大通对金融科技企业访问客户数据收取费用,会对金融科技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一是金融科技公司依赖客户银行账户数据开展创新业务,收费会增加其运营成本,使初创公司不敢轻易尝试新业务、新技术,可能导致一些小型金融科技公司破产。二是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议价能力较强,受影响相对较小,而小型公司可能因无法承担费用而退出市场,这会减少行业竞争,使市场份额向大型金融科技公司集中,改变现有竞争格局。三是此前金融科技公司依靠免费银行数据构建业务模式,收费后它们需重新评估成本与收益,可能会压缩成本、调整业务方向,如减少对摩根大通数据的依赖,或开发其他不依赖银行数据的业务,也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影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四是摩根大通作为行业巨头,其行为可能引发其他银行效仿。若众多银行都对数据收费,将重塑金融科技行业与传统银行业的合作模式,整个行业的运营成本会上升。

  “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存在业务上、技术上很强的互补性,银行需要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金融科技公司需要银行的客户数据,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满足银行监管要求而且符合客户数据保护相关法规的方式,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完全有可能形成更紧密的合作,而不一定采用向对方收费再购买对方服务或技术的现有模式。”郑磊说。

  陈兵表示,总的来看,数据所有权问题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权责结构。银行等数据控制主体,既需要在采集环节做到合法合规,又需要在加工使用和商业化阶段承担应有责任,特别是在数据逐渐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核心资产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数据权益、商业利益与用户隐私,将是金融数据治理绕不开的关键议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