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其中,文件提到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等措施,并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力度。
今年上半年,北京楼市整体表现平稳,延续了2024年四季度的修复态势。其中,北京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18%。此外,多个优质新房项目入市,对北京楼市形成稳定支撑。
适时出台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政策
文件显示,健全住房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同时,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子女父母同时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优先考虑就近配租配售。
另外,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并备案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限制。购房方面,文件提到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是近一年房地产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5月初发布的《2025年北京市住房发展年度计划》(下称:《计划》)对北京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数量给出答案。《计划》显示,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方式,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间),并抓好面向大学毕业生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运行保障人员保障性租赁住房专项配租工作。
另外,公积金政策也是近期房地产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7月初,北京就曾发文表示,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并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
“北京进一步优化公积金政策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住房消费需求的释放。公积金政策是各地优化政策的重要抓手,预计各地将进一步优化公积金政策。此外,北京仍有政策优化空间,未来有望进一步调整相关政策,提振市场信心。”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以“城市更新”促社区升级
文件显示,优化托育支持政策,明确新建小区托育服务设施配建标准,与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同时,通过创建完整社区等城市更新项目,补齐老旧小区托育服务设施短板。在“完善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中,文件则提到要保障符合条件的公共租赁住房群体享有与购房群体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同等权利。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计划》也曾对北京市城市更新做出了安排。《计划》提到,完善分类实施机制,健全核心区平房成片区、整院落退租机制,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同步推进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完成老楼加装电梯600部,推动危旧楼改造,启动20万平米改造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关于城市更新的内容已经从此前的“大力实施”逐渐转为“加力实施”再转为最新的“高质量发展”。业内认为,在未来一段长时间内,城市更新是房地产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当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房地产领域的聚焦点,未来各项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陈文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截至目前,已经有许多城市发布了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政策,普遍集中在可以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给予税收优惠或者给予一定优惠和补贴等。
7月29日,湖南浏阳发文表示,二孩及以上且子女未成年的家庭购买新房时,若在浏阳已有住房,套数认定核减一套,按核减后的套数认定标准执行住房信贷政策。同时,生育二孩、三孩的职工家庭在浏阳购买首套或第二套自住房,且为新房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在浏阳现行最高贷款额度基础上分别提高20%和30%。5月底,江苏南通发文表示,对主城区范围内符合生育政策的多子女家庭购买新房时,一次性给予5万元购房补贴。
上半年楼市表现平稳
今年上半年,北京楼市有诸多亮点。成交方面,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延续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修复态势。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267万平米,同比增长3%。二手房方面,上半年共成交8.86万套,同比增长18%,不过总体仍呈现“以价换量”的状态。
“目前,北京楼市的刚需客户普遍通过购买二手房解决居住问题,而新房产品则转向满足改善型需求,房企通过获取优质地块及提升产品力实现与二手房的差异化竞争。今年上半年,北京1000万元—2000万元的新房成交量保持较快增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近九成,高端改善需求继续支撑新房市场。”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新房批准上市面积同比增长超过20%,部分好地段、高品质的项目入市同样是支撑新房市场平稳的重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北京土地供应整体延续‘城六区及轨道交通节点主导、平原多点协同’的供地策略,共成交22宗涉宅用地,成交金额达1000亿元,预计这些优质地块在后续将形成改善型新房产品入市,为下半年新房市场形成关键支撑。”曹晶晶如此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