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徐昭
在全球经贸格局重塑与宏观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实体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挑战。如何利用期货工具构建“防波堤”,成为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命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但专业人才短缺、现金流承压、非标品种匹配难等问题仍制约着避险效果。对此,金瑞期货总经理侯心强向记者介绍,公司通过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到场外衍生品创新,助力企业穿越周期。更值得关注的是,针对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期货恐惧症”,公司独创的分层教育体系与产融生态共建模式,正推动行业认知从“高风险”向“价值发现”跃迁。在服务资源分配失衡与国际化短板的行业现状下,这场关于期货市场如何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探索,或许能为行业转型提供新范式。
多重宏观因素冲击
企业套保机遇与难题并存
今年宏观事件对商品市场的冲击较为明显,包括美国关税动态、全球降息周期以及流动性变化等。从实体企业角度看,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的扰动下,全球贸易局势进一步紧张,市场维持动荡,对于产业利润微薄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而言,其加工费不断下降,企业需要通过工艺优化降本增效、对外开拓新市场领域应对挑战。
“国际经贸摩擦考验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关税政策调整冲击产业出口,加剧有色金属价格剧烈波动,这对企业库存管理、盈利能力等形成挑战。”侯心强认为,面对困境,产业企业积极依托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通过跟踪期货合约价格趋势,主动把握价格周期与市场机遇,动态谋划推进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同步借助期货市场预判行业供需,通过套期保值锁定关键原材料成本与产品售价,保障项目投入产出稳定性,加强战略资源配置,持续增强企业抗周期发展韧性与成长后劲。
他也表示,当前实体企业在利用期货工具对冲风险时面临四方面困难:
一是缺乏套保专业人员。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增加相应的工作岗位或团队,无疑会增加经营成本,因此很多企业都是其他岗位员工兼职做套保,这必然会面临套保知识与经验缺乏的问题,在面临特殊行情时缺乏应对手段;或者因为套保制度缺失,保值头寸最终变成投机头寸。
二是套保过程中,若价格反向波动或者大幅波动,实体企业往往会因为现金流不足而被动止损或被强平,造成不必要保值亏损或难以达到保值效果。
三是在当前大部分中下游实体企业竞争加剧背景下,部分企业本来加工利润为负,如果严格套保,企业经营多数亏损。
四是部分企业原材料或者产品并非标准期货品种,或者是期货标品的某个产业环节产品,这必然面临保值标的与期货品种间价格波动不同频的问题,其保值效果不佳甚至会亏损。
从保值赋能到行业生态共建
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
谈及今年以来金瑞期货在满足实体企业需求、尤其是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的实践,侯心强介绍,一是充分发挥期货服务实体的功能。金瑞期货在参与保值过程中持续提供了保值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服务。第二,在企业参与保值过程中,公司会根据企业的实际产业环节、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保值建议。第三,金瑞期货通过风险子公司服务于企业的场外保值、代采代销、灵活点价等业务。最后,金瑞期货还不定期举办行业沙龙,组织上下游企业和机构投资者齐聚一堂,交流信息,把脉方向,助力实体企业保值和经营策略的制定。
但侯心强也认为,当前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仍存部分堵点。
“一方面,行业头部效应显著,服务资源分配失衡,限制了整体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国际化服务能力不足,难以匹配产业全球化布局,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此外,期货行业在服务实体企业过程中也面临自我革新挑战。部分期货公司存在对实体经济运行逻辑认知碎片化的问题,如过度依赖传统套保业务模式,对新兴产业需求响应滞后。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时,存在“产品同质化”与“需求个性化”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行业整体在风险子公司业务创新、跨境产品设计、数字化服务工具开发等领域仍存在能力短板,制约着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与覆盖面。
对于期货公司而言,侯心强建议,一是聚焦细分领域打造特色服务,针对头部公司垄断资源、中小公司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期货公司可聚焦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特色服务。二是强化分级培养的人才队伍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产业客户营销服务团队。三是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通过组建具备跨境金融知识与国际市场经验的专属团队,搭建覆盖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服务网络。
以产融结合破解
中小企业衍生品“认知困境”
目前不少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知仍存在“高风险”标签,行业如何加强投资者教育、进一步普及期货知识的认知?侯心强认为,在“稳预期、强信心、扩内需”的政策背景下,期货市场作为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的核心平台,承担着服务实体经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知仍存在“高风险”标签,部分企业因缺乏系统性认知而错失风险管理工具。金瑞期货作为行业先行者,主要通过分层教育体系、场景化投教产品制作、产教深度融合等方式,推动期货知识普及从“单向灌输”向“价值共鸣”转型。
例如,金瑞期货在给某商会的产业保值培训活动中,先是结合铜、铝等大宗商品历史价格走势,向企业展示了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然后通过列举铜铝加工企业运用期货工具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的操作,为商会企业展示期货工具在实体企业经营中的具体运用,提升企业对利用期货市场防范现货业务风险的认知和能力。
“期货知识的普及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参与。”他说,金瑞期货通过产融服务基地网络、数字化投教平台,推动投教从“机构单点突破”向“行业生态共建”升级。
此外,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产融基地建设的核心参与方,金瑞期货协助深圳麦金、山东恒邦等4家实体企业申报成为产融基地,并联合举办闭门会、研修班。
“当前,期货市场正面临四大认知挑战:一是中小企业对期货工具的‘恐惧心理’;二是传统产业对衍生品创新的‘适应性障碍’;三是跨境业务中企业对国际规则的‘知识缺口’。四是期货公司对自身认知及服务能力面临着挑战。”侯心强表示,在“稳预期、强信心、扩内需”的时代命题下,金瑞期货将以“专业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持续推动期货知识普及从“风险警示”向“价值发现”转型,为构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