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第四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10月下达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在发布会上通报,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同时,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定期调度和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资金用到实处。
蒋毅表示,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督促地方落实资金配套责任、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同时,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确保政策规范实施。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
关于下一步经济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介绍,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作出全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一方面,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开放,加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特别是继续推动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陆续出台实施,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稳住经济大盘。另一方面,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不断完善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推出,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工作衔接,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努力实现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的优化组合。
聚焦重点难点集中攻关,落实好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部署
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任飞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精神,围绕“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聚焦重点难点集中攻关,以更加有力有效举措,落实好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部署。
一是抓总体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发挥好牵头部门作用,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统筹协调各方面,压茬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二是抓制度建设。重点是实现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质量标准等制度的统一。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尺度,制定《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行为防范事项清单》。推动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抓重点领域。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协同推进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建设。
四是抓问题整治。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扎实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问题征集、核查、约谈、通报机制,对典型负面案例将进行通报,对性质恶劣的将转有关方面严肃问责。
加快推动一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如何更好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对此,王任飞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为更好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动一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一是紧扣扩内需稳经济深化改革。深挖潜力提振消费,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出台实施促进服务消费、首发经济、数字消费等举措,释放消费潜能;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放大投资乘数效应。同时,以深化改革塑造引导预期、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总结核电领域引入民间资本经验,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二是紧扣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深化改革。当前,一些行业、领域出现“内卷”、无序竞争、市场失序等问题。下一步,要努力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这“两只手”作用结合得更好,发挥好两者的优势。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治理和防范有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行为和做法,依法依规整治企业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优质优价,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三是紧扣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化改革。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快制定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培育和开放新场景的政策举措,推动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高价值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探索数据等新型要素确权和参与分配的实现路径,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
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
如何进一步做强国内大循环?对此,周陈表示,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当前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增大,要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大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围绕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深挖潜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地方打造更多发展亮点、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抓好各项工作贯彻落实。
一是全方位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韧性。重点是自上而下、软硬结合、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在可持续的基础上,研究稳妥接续“两新”政策。推动消费扩量增效。把提振消费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起来,支持新型消费发展,聚焦民生领域,开放创新应用场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投资回报水平。
二是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国内大循环效益。围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在做优增量方面,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人形机器人、未来能源等重点领域产业创新工程,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拓展应用场景,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盘活存量方面,重点是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在新兴领域坚持鼓励创新、适度竞争,同时坚决制止盲目跟风,坚决制止一哄而上、一哄而起,防止一哄而散。传统领域更加注重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防止低水平、同质化重复建设,加力破除“内卷式”竞争。同时,坚持适度超前、不能过度超前的原则,建好用好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多重效益。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增强国内大循环可靠性。更好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保障国内经济循环安全畅通。包括: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面推进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等建设。全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强化战略物资储备。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切实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汇聚政策落实的合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周陈说。
坚持依法依规,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
关于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蒋毅表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良性竞争一定程度上能为消费者带来价格优惠和消费福利。然而,竞争也是有规律、有底线的,如果过了头、越了界,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出现质量下降、服务缩水、侵权假冒等现象,将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拖累企业自身发展,让整个行业陷入低效甚至无益的“内卷式”竞争。
蒋毅表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作出明确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相关工作。一方面,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修正草案中进一步明确了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将重点治理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行为,并将服务纳入低价倾销规制范围。目前修正草案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宣贯和提示提醒。选取“内卷式”竞争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调查,摸清生产经营情况,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依法依规,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明确治理措施,引导企业科学定价、理性定价,有力有效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促进行业有序竞争。”蒋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