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米油盐|“反内卷”成热词,普通人如何理解它?
来源:人民网
羊毛出在羊身上,“价格战”没有赢家。
前阵子的“外卖补贴大战”全网刷屏。低至“零元购”的补贴优惠一时让消费者得利、商家涨单、骑手增收,但也造成了非理性消费、商家爆单、骑手不堪重负。如果任其发展,不断摊薄的商家利润、逐渐缩水的产品质量和配送服务,不仅将造成“谷贱伤农”的局面,还会逐渐蚕食消费者权益。
于企业而言,“内卷式”竞争常常“光赚吆喝不赚钱”,甚至导致亏本。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4.3%,新能源品牌中仅有比亚迪、赛力斯、理想、零跑4家盈利,多家车企研发费用出现下滑。降价带来的成本压力没有凭空消失,而是转嫁到了供应链企业身上,严重危害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
于经济发展整体而言,无底线的“价格战”如同“兴奋剂”,只能获得短期刺激。利润挤压下,企业或许降薪裁员,更无力投入研发与人才培养。长此以往,产品和品牌竞争力终会受到“反噬”,并将动摇宏观经济根基与全球竞争力。
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多个重磅会议都旗帜鲜明地强调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近段时间,我国“反内卷”力度更大、措施更细:6月底,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7月底,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反不正当竞争与定价行为的规则制度;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 “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列为重点任务。
部分行业已应声而动:17家车企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多家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集体减产30%。
不拼价格,拼价值!经济领域“反内卷”的齿轮已开始转动,要见实效,仍需社会各界持续发力、协同配合,才能让齿轮转得更顺,共同打造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多赢局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