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2 21:36:00 股吧网页版
广东佛山新增确诊333例,香港发现首例!基孔肯雅热潜伏期1到12天,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当前,基孔肯雅热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8月2日,佛山市卫生健康局通报,8月1日,佛山市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33例,其中禅城区39例、南海区32例、顺德区258例、高明区1例、三水区3例。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yC4vJaiaOKRuodoZfzrHmhun8Ab81qTK2ZQMr1bqTT3xZmKHGoJPEwg.png

  此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佛山市人民政府7月29日结合当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决定启动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其中Ⅲ级响应意味着影响范围较大,但尚未达到全国性或极其严重的程度,通常由省级政府主导应对,要求加强病例监测、资源调配以及公众防护等措施。

  根据佛山市各区的通报,截至7月31日,佛山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6000例。根据此前广东省疾控局的通报,广州、阳江、湛江等超过10个市有确诊病例报告。

  此外,据央视新闻,香港发现首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患者为12岁男童。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

  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据央视新闻报道,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在2008年发布的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7月31日发布了《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诊疗方案》指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

  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rU0z9BcqgrTFCfeqZGTxAp31WVb5TNtlQUjIXsmwtMoYiaHs2Pw94Fg.jpg

  《诊疗方案》介绍,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我国白纹伊蚊分布范围广泛,适合病毒快速传播的蚊媒活跃期长,存在“输入性病例—本地传播流行”模式。2010—2019年,我国发生4起基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继发本地病例,其中2010年广东东莞、2019年云南瑞丽发生聚集性疫情。2025年7月,广东佛山发生境外输入继发聚集性疫情。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ONmBdy5tBwCy4yvfFh57pmLIss9ORksHjF74SKapOeFPJZ53I5g3Xg.jpg

  《诊疗方案》介绍,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包括: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可发生母婴传播。罕见情况下可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传播。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bHYrFQCIfcC2x0o52SnzsM8Nk2wRuU9vqqHpQ2ydoK2aQ0bJ6HxlfA.jpg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1到12天,常为3到7天。

  急性起病,发热以中低热为主,部分患者可为高热,可伴畏寒、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光、恶心、呕吐等。

  关节痛为基孔肯雅热的显著特征,常在24—48小时内出现多个关节疼痛,主要累及远端小关节,如踝、指、腕和趾关节等。

  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在发病数天内恢复,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超过12周,有的甚至持续18个月以上,个别患者遗留关节功能损害。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WSUicloDKFiaDW2fkTE8sia8Licr2pAedpibyfzibIr69ldKhmGNfEWu7IEw.jpg

  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预防主要措施包括:

  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

  个人应使用蚊香、驱避剂、蚊帐等方式驱蚊、灭蚊和防蚊;

  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旅行者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在境外感染基孔肯雅热。

  蚊媒传播潜伏期复杂

  较难预判何时达峰

  从佛山首次发现本次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随着疫情的波动,很多人关心,我们如何推测疫情的走向?又能否判断这波疫情什么时候达峰呢?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bm9GbvJibq2cpQrzG8IliayFrYJXR28s5fnXpD3y6DLVK19bbKV8A4NA.png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刘起勇:由于病毒在蚊子体内需要繁殖发育,再繁殖扩增,到唾液腺以后才有传播力,这个就是外潜伏期。再加上(人感染后)的潜伏期,所以它要比我们一般的传染病复杂一些。在判定它的流行、达峰等方面会相对比较困难一些,在控制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个滞后的现象。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AVrU5wAy8P7MqibFnuN64Jgrx1eu6M6ibWFukl1WC2zKU5W5a323HA6g.png

  但是只要我们是按照蚊媒传染病防控的策略和措施加强防控,我们还是基本能够来判定的。

  北方出现白纹伊蚊

  但传播风险相对较低

  最近,有些北方省份的网友也发现了黑白花的白纹伊蚊,那么目前这种可以传染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蚊子在我国分布的情况如何?相应的传播风险如何呢?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bkmCcEPBfJAAVx39iaF30QgWcuyia0SXDnPgRJhu3CjOb93zSMf3MqZg.png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刘起勇:由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驱动它向北扩散。在我们国家,目前我们25个省(份)和港、澳、台,(分布)范围相当广泛。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pTicdYSBfW35XFJmtQDSD1GlCV5x6oCvlWe1OuNz5kw4T84iavPMRaVA.png

  有了白纹伊蚊,那就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传播的风险,当然北方地区的风险要比南方低。要有警觉性,但没有必要紧张,因为现在公共卫生的一些措施都比较到位,尤其是北方地区传播的风险相对较低。但针对夏季蚊媒传染病的风险,还是应该加强防蚊,还有清积水、灭蚊虫,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使用香囊、艾草等

  无法保证驱蚊效果

  还有不少网友分享了一些土方法来驱蚊,比如在家里用艾草、中草药香囊,或者种植相应的植物,那么这些方法能不能达成驱蚊效果呢?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FL8OHgvTibMnVt183fJovdlM2E71vX1w1lD0gSvGLN31vIQQGiaQRd8w.png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刘起勇:类似这些东西有一定的驱避效果,但是都没有保障。我们做过大量的这种实验,在实验室里用比较标准的方法去测定,确确实实有一定的效果,比如说你被蚊子叮了100个包,用了它后可能你就(被叮)60个包了。

  被叮咬后冷敷和外部消毒

  不能阻断病毒感染

  被伊蚊叮咬存在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风险,如果万一被叮咬,有没有什么方法避免感染呢?比如冷敷,或者外部涂抹酒精的方法能阻止感染基孔肯雅热吗?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6jFN3Y7klKSoicygkY4iblYSyE9icNpD2MymQdT1xMunP1gliaYibB5SgWQ.png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刘起勇:因为已经被叮了以后,病毒可能已经进入你的血液,它会进行(血液)循环。比如冷敷只能对减缓它的循环速度可能有一点作用,一般是很难阻断的。针对这个蚊媒传染病,我们就是加强防护,尽量不要被蚊虫叮咬。

  “放鱼防蚊”

  需根据蚊子种类有所区别

  防蚊灭蚊是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重要手段,日前,广东各地各出奇招,比如说佛山市禅城区在当地公园投放数千条“灭蚊鱼”。都放了哪些鱼?投放鱼苗能否达到减少蚊虫的目呢?

  最近,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在亚洲艺术公园人工湖部分水域累计投放4200尾鱼苗,其中鲢鱼4000尾、拉利毛足鲈200尾。通过鱼苗在水中食用蚊卵和幼虫来达到降低蚊子密度的作用。

  同时,专家提示,针对不同蚊子种类的生物防治手段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

CFF20LXzkOzxeQ4yRb4nVmWnIexvUMPiajibTZSvaFha29PdJxcZBjruKyQrHUibDvaT08ia0ExLOeaUaXjrMarpyQ.jpg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联盟主席刘起勇:释放鱼类来控制蚊虫,这是属于生物防治,是比较生态环保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要提倡的。当然针对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它的贡献是有限的,因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它的生态习性非常独特,喜欢孳生在小型水体。那显然很多的这种小型积水它是不适合释放鱼类的,针对不同的疾病肯定是有所区别。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