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胜龙牛肉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筹备会在清远举行。来自全国肉牛产业领域的顶尖专家、政府部门相关领导与胜龙牛业集团核心团队齐聚一堂,共谋中国牛肉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原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现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副所长李俊雅,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疫病防控研究室主任郭爱珍,营养饲料研究室主任王之盛,国家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吕文发,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曹建民,加工研究室主任张一敏,原江西农大动科院院长翟明仁教授等25位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们组成 “智囊团”,为研究院提供硬核技术支撑。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畜牧兽医师黄军龙,清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侯利新等多位政府部门相关领导,胜龙牛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及集团代表出席会议。

胜龙牛业集团总经理周日龙在会上剖析了当前肉牛产业发展痛点,并详解集团产业规划及研究院筹建目的、职能机制以及发展路径。
据了解,目前我国牛肉产业仍然缺乏优质高效肉牛品种,胴体重、料肉比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养殖成本较高,导致整体生产效率较低。从产业链来看,整个肉牛产业养殖、加工、销售、餐饮环节之间没有必然利益联系,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利益分配不均衡。此外,大量进口也使牛肉价格下跌。据悉,2024年,我国进口猪牛羊禽肉596万吨,相当于国产总量的6.2%,其中牛肉进口290.85万吨,占到进口肉品的48.8%。
随后,与会专家根据“高标准、强机制、优布局”的要求,围绕“全链标准制定、牛源认证制度、学术委员会机制”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达成多项共识。
会议选举现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俊雅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曹兵海为常务副主任。
当天下午,与会专家集体前往胜龙牛业清远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嘉宾们深入了解了肉牛育肥、屠宰加工等全链条环节的运营情况,将理论研讨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见证了胜龙牛业在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