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驱车向西南出发,车窗外的景色逐渐变为连绵起伏的丘陵。
驶入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区,一眼就能望见临近A5国道的山坡上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随着地势起伏向远方延展。光伏板间隐约可见白色羊群悠然觅食,“光伏+自然”绘就一幅绿色低碳的美丽画卷。
这是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中铁建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国投”)下属西班牙ACISA公司承建的贝尔维斯光伏电站项目(见图。本报记者颜欢摄)。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81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104兆瓦,年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今年3月正式实现全容量商业运行。
在贝尔维斯光伏电站项目一期现场,羊群正在光伏箱式变电站附近歇息。它们是这里的“老住户”——早在项目建设前,当地牧民就常在这里放羊。铁建国投企业文化部业务经理周全告诉记者,项目从选址开始就十分注重保护当地生态:避开生态敏感区域,设置野生动物通道;施工中采用低震动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地表生物的扰动;即便是小型河道,施工中也都用围网进行现场保护。
“来之前有什么,建成之后也要有什么。”ACISA公司项目经理吉列尔莫·比达尔说,保护生态是建设该项目始终坚持的理念。干草需要及时清理以防火灾,而羊群觅食时正好可以成为“除草师傅”。“通过与动物共存的方式,贝尔维斯找到了农业与能源发展的和谐共生点。”比达尔说。
贝尔维斯光伏电站已成为当地展示光伏领域先进技术和产品的重要窗口。电站中控室内,6台显示器清晰展示着整个项目发电情况和现场实况。三峡欧洲公司负责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欧洲和北美区域的清洁能源投资开发和运营,公司贝尔维斯项目经理米格尔·马科斯表示,除了传统的精密传感器外,贝尔维斯光伏电站还引入了高效的无人机巡检系统,借助高清航拍和热成像技术,可快速识别出光伏组件中的故障,例如光伏板表面是否存在局部温度异常等。“不同的天气状况,可能会导致光伏板工作出现异常。人力检修往往很吃力,有了无人机,响应速度、判断准确率都得到大幅提升。”马科斯说。据介绍,电站运营期间相关人员还将继续探索部署自动化、智能化运维设备,如自动清洗设备、除草机等,这将进一步提升电站运营效率。
“贝尔维斯光伏电站是中国和西班牙探索绿色合作的生动范例。”三峡欧洲公司绿地开发部主任雷振表示,目前项目使用的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设备、主变压器等核心设施均是“中国智造”,这不仅展现了中国在新能源制造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也对西班牙本地的设备使用标准与产业链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同时促进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创新:产品既要满足当地标准,也要合理控制成本。“对我们来说,这是挑战,更是机会。”雷振说。
据介绍,为实现2030年底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占比81%的目标,西班牙政府正在加快新能源布局。西班牙在环保、安全、项目管理体系方面具有成熟经验。中国企业在技术集成、产业链整合方面优势明显,能为西班牙能源转型增添新动能。绿色能源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西班牙“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卡洛斯·比埃尔萨表示,中企不仅是资金提供者,也是技术参与者、模式推动者,双方企业合作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补与共建”。